地名:白鹿社區 | 隸屬:白鹿鎮 |
區劃代碼:510522110001 | 代碼前6位:510522 |
行政區域:四川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社區 | 車牌代碼:川E |
長途區號:0830 | 郵政編碼:646200 |
城鄉分類:鎮中心區 | 分類代碼:121 |
地名由來:
因境內有處白石山脊,形似臥鹿,村以此為名,故名。
基本介紹:
白鹿社區居民委員會成立于2003年12月,占地面積為5平方千米,矗立于川渝之交界.轄區內常住居民2280戶,10800人左右(包含2個二級場鎮,水竹場和袁灣場),其中社區戶籍居民1200多戶。2112人左右。社區黨總支部有全星小區和幸福街兩個支部,現共有黨員59名。白鹿社區旗下的四川鹿展物業有限公司承接了全鎮垃圾清運,場鎮衛生清潔等,并招商引資業務拓展到納溪,藍田,簡陽等地,帶動社區就業,加快推動鄉村振興。
白鹿社區與柏松村、袁灣村、楠木村、兩重村、水竹村、馬廟村、江合村、尹坪村相鄰。
文化旅游:
白鹿驛道位于合江縣白鹿鎮白鹿社區,南北走向,清代修建。驛道平坦曲折延伸,呈“一”字形,總長500米,均寬5米,最寬處78米,最窄處22米。驛道面為垂直式青石板鋪成,街道兩側是木結構的商貿店鋪
歷史沿革:
白鹿集市形成于清順治二年(1645)。
民國22年(1933)為白鹿鄉治所。
1950年為白鹿鄉人民政府駐地,1958年為白鹿公社駐地,1983年白鹿鄉政府駐地,1992年為白鹿鎮政府駐地。
2004年成立白鹿社區居民委員會。
周邊相關:
白鹿社區附近有瀘州堯壩古鎮、佛寶森林公園、福寶景區、白鹿清源宮、筆架山風景名勝區、周祠等旅游景點,有瀘州糯紅高粱、合江真龍柚、合江荔枝、合江金釵石斛、先市醬油、桃杞雞卷等特產,有先市醬油釀造技藝、高腔山歌、合江儺戲、佛寶嗩吶、瀘州雨壇彩龍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