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西爾鎮 | 隸屬:黑水縣 |
區劃代碼:513228103 | 代碼前6位:513228 |
行政區域:四川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川U |
長途區號:0837 | 郵政編碼:623500 |
轄區面積:約96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4954人 |
人口密度:約52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1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云林寺村 | ~200 | 鎮鄉結合區 | 據查,在解放前所屬村有一座神山,這座山護佑著所有村民的身體,這座神山被當時的人民叫作云林寺,故命村名云林寺村,故名。…[詳細] |
紅巖村 | ~201 | 鎮中心區 | 位于一條紅色巖石山梁之間而得名。1985年更名紅巖村村民委員會后該名一直沿用至今。…[詳細] |
俄恩村 | ~202 | 鎮鄉結合區 | 藏文音譯,意為“喊聲齊”,故名。1985年更名俄恩村村民委員會后該名一直沿用至今。…[詳細] |
白日村 | ~203 | 村莊 | 藏文音譯,意為“靠近草坪”,故名。1975年從俄恩大隊分離出來沿用至今。…[詳細] |
布多村 | ~204 | 村莊 | 據查,從古至今該村山高路遠,資源匱乏,人民生活水平較低,因此被稱為“不多”,后譯音為“布多”,故名。…[詳細] |
牙窩村 | ~205 | 村莊 | 藏文音譯,意為病人多,故名。解放前屬于蘇永和管轄,名為:牙窩徐古劍那,1952年黑水解放后屬西爾區麻窩公社,名為:牙窩大隊,1984年撤社設鄉屬麻窩鄉…[詳細] |
瓦扎村 | ~206 | 村莊 | 瓦扎村因為在蘇永和統治時期,因其官寨修建在其山梁,藏語音譯為瓦扎,故名。…[詳細] |
木日窩村 | ~208 | 村莊 | 據傳由于環境等條件較差,又愛吃鴉片,人也來越窮,故叫木日窩,故名。…[詳細] |
扎苦村 | ~209 | 鄉中心區 | 據說扎苦村所在山形狀似一匹駱駝,扎苦村正位于駱駝的頸部,梭磨女土司白度母分露化身取名為扎苦村,喻義為子子孫孫一直永遠幸福的地方,故名。…[詳細] |
沙卡村 | ~210 | 村莊 | 此地地理位置偏僻,環境較差,沙卡藏語意義為:地方艱苦地形很差,故名。…[詳細] |
西爾村 | ~211 | 鄉中心區 | 此地糧食產量較高,西爾藏語意為糧食產量高,故名。…[詳細] |
地名由來:
根據當地方言音譯得名。
基本介紹:
黑水縣轄鄉。1956年置麻窩鄉,1966年改勝利公社,1973年更名麻窩公社,1984年復鄉。位于縣境東南部,距縣府20公里。面積96平方公里,人口0.3萬。黑(水)茂(縣)公路過境。轄牙窩、瓦扎、別窩、木日窩、扎苦、沙卡、西爾7個村委會。鄉鎮企業有小農具制造和修理廠。農業主產玉米、小麥、青稞。經濟林木有梨、蘋果、核桃、花椒,經濟作物有油菜、大蒜、-、亞麻等。
歷史沿革:
2020年6月8日,四川省人民政府關于同意阿壩州調整阿壩縣等6個縣部分鄉鎮行政區劃的批復(川府民政〔2020〕6號):撤銷麻窩鄉、紅巖鄉,設立西爾鎮,以原麻窩鄉和原紅巖鄉所屬行政區域為西爾鎮行政區域,西爾鎮人民政府駐云林寺村二組8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