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二巴朗村 | 隸屬:龍壩鄉 |
區劃代碼:513228207204 | 代碼前6位:513228 |
行政區域:四川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川U |
長途區號:0837 | 郵政編碼:6235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人口數量:約810人 |
地名由來:
藏文音譯,意為窮苦地。
基本介紹:
二巴郎村位于龍壩鄉北部,離鄉政府駐地7.5公里,平均海拔3000米,下轄2個村民小組,216戶810人。全村設1個黨支部,0個黨小組,共有黨員18名。有勞動力525人,其中,外出務工456人。耕地面積1101畝,人均1.36畝,人均有糧食200公斤。林地面積862畝,退耕還林面積1890畝,森林覆蓋率20%,種植核桃50畝、花椒80畝、中藥材107畝、特色水果0畝。 2015年底全村有建檔立卡貧國戶7戶18人,貧困發生率為40%,全村五保戶2戶2人,低保戶79戶285人,殘疾人21人。主要致貧困原因為缺資金、因病、缺技術;二巴郎村為2017年摘帽村,2016年人均可支配收入3580元,2017
歷史沿革:
據說在土地革命是叫二巴郎村,在文化大革命時,二巴郎村曾經叫過草原大寨,文化大革命結束后又恢復了二巴郎村這個名字。
1963年正式成立二巴郎村村民委員會。
周邊相關:
二巴朗村附近有奶子溝彩林公園旅游區、三奧雪山、達古冰山、羊茸·哈德藏寨、色爾古藏寨、松坪溝風景區等旅游景點,有色灣藏香豬、黑水縣核桃、黑水鳳尾雞、黑水中蜂蜜、黑水大蒜、黑水咂酒等特產,有卡斯達溫舞、羌笛演奏及制作技藝、卡斯達溫舞、㑇舞、南坪曲子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