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禹王社區 | 隸屬:天馬鎮 |
區劃代碼:510181105221 | 代碼前6位:510181 |
行政區域:四川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社區 | 車牌代碼:川A |
長途區號:028 | 郵政編碼:611830 |
城鄉分類:鎮鄉結合區 | 分類代碼:122 |
地名由來:
禹,姒姓,夏后氏,名文命,字高密,史稱大禹、帝禹,為夏后氏首領、夏朝第一任君王。指境內禹王廟,故名。
榮譽排行:
2024年1月,禹王社區被評定為2023年度四川省鄉村振興示范村。
2023年3月,禹王社區被命名為2022年度成都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城鄉融合發展先進村鎮。
2020年12月,禹王社區被命名為2020年度都江堰市級文明村鎮社區。
2019年12月,禹王社區入選2019年四川省衛生村(社區)名單。
基本介紹:
都江堰市天馬鎮禹王村位于天馬鎮東南位置,2004年區劃調整時,由原禹王村和吉星村合并成新的禹王村。全村幅員面積3.5平方公里,轄區有12個村民小組,608戶,1957人,占有60%的丘林,特別在5.12地震時全部受災:輕微110戶、嚴重490戶、倒塌8戶,他們中絕大多數是計劃生育家庭戶,全村維修加固戶176戶,房屋重建322戶,其中計劃生育家庭戶占85%,特別是計劃生育家庭的重建戶,他們中間絕大多數是靠貸款肆佰多萬和重建政府補助資金陸佰多萬來重建房屋,其中有部分計劃生育家庭的重建戶還處于丘林地帶(禹王村2、3組特為嚴重),道路尚未暢通,硬化路面還遠遠得不到發展要求,部分村民飲水還很困難。
2
信息來源:成都市基層公開綜合服務監管平臺
歷史沿革:
土改時為禹王村,1961年為大隊,1983年改為村,2005年將吉星村合并成立新的禹王村。
2011年改為農村社區。
周邊相關:
禹王社區附近有青城山--都江堰旅游景區、青城山、都江堰、灌縣古城、虹口自然保護區、翠月湖景區等旅游景點,有都江堰獼猴桃、青城山道家老泡菜、都江堰茶葉、都江堰方竹筍、川芎、青城茶等特產,有都江堰放水節、成都道教音樂、青城武術、傳統金銅制作技藝、聚源竹雕、望娘灘傳說等民俗文化。
區劃: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天馬鎮·禹王社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