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太陽谷鎮 | 隸屬:得榮縣 |
區劃代碼:513338104 | 代碼前6位:513338 |
行政區域:四川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川V |
長途區號:0836 | 郵政編碼:627950 |
轄區面積:約147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7109人 |
人口密度:約48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2個社區、14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河西社區 | ~005 | 鎮中心區 | 該社區地區于定曲河西邊,故名。2010年9月成立時得名。…[詳細] |
河東社區 | ~006 | 鎮中心區 | 河東社區地處于定曲河東邊,故名。2010年設立河東社區居民委員會。…[詳細] |
松麥村 | ~200 | 鎮鄉結合區 | 藏語,意為“地形開闊”。1984年設立松麥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 |
扎格村 | ~201 | 村莊 | 藏語,意為“半高山的地方”。1986年成立村民委員會后沿用此名至今。…[詳細] |
扎頂村 | ~202 | 村莊 | 藏語,意為“坐落在村子里的石頭”。1986年成立村民委員會后沿用此名至今。…[詳細] |
格絨村 | ~203 | 村莊 | 藏語,意為“自然條件很豐富”。1986年成立村民委員會后沿用此名至今。…[詳細] |
魚根村 | ~204 | 村莊 | 藏語,意為“祥和的小村莊”。1958年魚根、扎頂整合為大隊(轄有4個自然村魚根、子日、扎頂、沙面頂),屬團結鄉(松麥)管轄;1976年魚根、扎頂分村魚…[詳細] |
英達村 | ~205 | 村莊 | 藏語,意為“格薩爾王弓箭的箭頭”。1961年撤社和扎格村為一個大生產隊屬于團結鄉管轄;1978年撤生產隊,獨立成為因達村民委員會,屬于斯閘鄉人民政府管…[詳細] |
松堆村 | ~206 | 村莊 | 藏語,意為“松麥鄉上方的村”。1986年設立松堆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 |
約日村 | ~207 | 村莊 | 藏語,意為“獐子”。1986年成立村民委員會后沿用此名至今。…[詳細] |
冉絨村 | ~208 | 村莊 | 藏語,意為“此地山羊多”。1958年以前,為冉絨社;1974年撤社為一個生產隊屬于團結鄉管轄;1983年撤生產隊,獨立成為冉絨村村民委員會屬于斯閘鄉人…[詳細] |
凍谷村 | ~209 | 鄉中心區 | 藏語,意為“兩河交匯處”。1986年之前被稱為勝利生產隊,1986年4月21日命名為凍谷村,屬于斯閘鄉人民政府管轄,2020年6月17日斯閘鄉與松麥鎮…[詳細] |
尼日村 | ~210 | 村莊 | 藏語,意為“對面”。1986年之前被稱作躍進生產隊,1986年4月21日命名為尼日村,屬于斯閘鄉人民政府管轄,2020年6月17日斯閘鄉與松麥鎮合并,…[詳細] |
卡龔村 | ~211 | 村莊 | “卡龔”藏語意為“小山梁”。1951年7月24日卡龔保改為卡龔區,1958年3月13日改為卡龔村至今。…[詳細] |
夏絨村 | ~212 | 村莊 | 藏語,意為“高山懷抱”。1986年以前,為松林生產隊,1986年4月21日命名為下絨村,屬于斯閘鄉人民政府管轄,2020年6月17日斯閘鄉與松麥鎮合并…[詳細] |
浪中村 | ~213 | 村莊 | 藏語,意為“放牧之地”。1986年之前被稱作高壩生產隊,1986年4月21日命名為浪中村,屬于斯閘鄉人民政府管轄,2020年6月17日斯閘鄉與松麥鎮合…[詳細] |
地名由來:
生活在這里康巴人篤信藏傳佛教且崇拜太陽,他們將自己的故鄉稱為扎西尼瑪龍,意為吉祥的太陽谷。
基本介紹:
松麥鎮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得榮縣轄鎮,縣府駐地。1958年置松麥鄉,1973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1992年建鎮。
松麥鎮位于縣境中部。面積147平方公里,人口0.2萬。轄松麥、松堆、格絨、曲雅、扎格、扎丁、英達、雅吉、約日、魚根、冉絨11個村委會。
松麥鎮農業主產青稞、小麥、蕎麥。
歷史沿革:
2020年6月17日,四川省人民政府關于同意甘孜藏族自治州調整雅江縣等12個縣部分鄉鎮行政區劃的批復(川府民政〔2020〕9號):撤銷得榮縣斯閘鄉、松麥鎮,設立太陽谷鎮,以原斯閘鄉和原松麥鎮所屬行政區域為太陽谷鎮的行政區域,太陽谷鎮人民政府駐河西社區下街1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