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馬家壩村 | 隸屬:水磨溝鎮 |
區劃代碼:510812111204 | 代碼前6位:510812 |
行政區域:四川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川H |
長途區號:0839 | 郵政編碼:628012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轄區面積:約9.69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1169人 |
人口密度:121人/平方公里 |
地名由來:
原馬家壩鄉政府政府駐地位于該村,村遂借取鄉名為名。
基本介紹:
馬家壩村,幅員面積9.69平方公里,轄村民小組8個,管轄范圍原永紅村、得勝村和柏林村,總人口1169人,總戶數392戶,黨員88名;建檔立卡戶75戶224人,低保戶36戶98人,易地搬遷12戶36人,危舊房改造30戶,殘疾人48人,產業發展以核桃、蠶桑為主,著力打造核桃產業園1個。配套建成黨群公共服務中心,衛生站、文化室、廣播室、便民服務站、農民夜校、村村響、遠程教育一應俱全,4G網絡全覆蓋。發展核桃、藤椒、蠶桑等產業。
馬家壩村與紅坪村、桃源村、菜壩河村、水磨溝社區、楓香灘村相鄰。
歷史沿革:
2020年5月得勝村、永紅村與柏林村合并為馬家壩村,設立馬家壩村村民委員會,辦公地點設在原馬家壩鄉政府駐地,隸屬水磨溝鎮。
周邊相關:
馬家壩村附近有廣元曾家山景區、明月峽景區(朝天峽)、水磨溝秦巴大草甸旅游區、龍門閣景區、沙河櫻花谷景區、蠶寶園景區等旅游景點,有朝天核桃、麻柳刺繡、廣元純黃茶、曾家山馬鈴薯、廣元黃茶、朝天扯篼子花生等特產,有民間繡活(麻柳刺繡)、川北薅草鑼鼓、喚馬剪紙、蒼溪瓜蔞、利州黃牛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