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培風社區 | 隸屬:長寧鎮 |
區劃代碼:511524100002 | 代碼前6位:511524 |
行政區域:四川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社區 | 車牌代碼:川Q |
長途區號:0831 | 郵政編碼:644300 |
城鄉分類:鎮中心區 | 分類代碼:121 |
轄區面積:約00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64萬人 |
地名由來:
此名寓意培育好的社會風氣,故名。
基本介紹:
培風社區成立于2001年10月,地處縣城兩江口,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濃厚,同時也是典型舊城改造、城鄉結合部和破產老集體聚居社區。面積59.5公頃,轄竹海路(二、三段)、光明街、田壩街、民主街、紙業路、文勝街(一、二段)、碧玉西路、育江西路一段,共10條街道。人口16396人,6558戶。社區黨委下設四個黨支部,6名黨委委員,145名正式黨員,兩名預備黨員,9支黨員自愿者服務隊伍,14個社會化管理網格,轄區成員單位17個。
培風社區與安寧社區、淯江社區、竹海社區、碧玉社區、洪謨社區、農利村、先鋒村、農權村、海水村、曙光村、盤村村、羊古村、石榴村、順江村相鄰。
榮譽排行:
2022年8月,四川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確定培風社區為第三批四川省綠色社區。
歷史沿革:
1982年長寧鎮下轄共和街、勝利街、上勝利街、光明街、民主街、下勝利街何解放街7個居委會;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原社區劃分已不合時宜,1992年改設8個社區,后又改為一社區、二社區等7個社區;2006年長寧縣人民政府將長寧鎮二社區改為培風社區,同時由當地居民選舉產生培風社區居民委員會,并沿用至今。
周邊相關:
培風社區附近有蜀南花海、七洞溝旅游景區、宜賓長寧佛來山、西部竹石林風景區、蜀南竹海、苦竹·天泉景區等旅游景點,有宜賓早茶、長寧苦筍、長寧長裙竹蓀、竹海長裙竹蓀、雙河豆花、甜橙等特產,有“蘇濟川”蟲蟲歌、陜北說書、興文僰人賽神節、川南苗族手毽、屏山女子踩橋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