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河坡鎮 | 隸屬:白玉縣 |
區劃代碼:513331102 | 代碼前6位:513331 |
行政區域:四川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鄉 | 車牌代碼:川V |
長途區號:0836 | 郵政編碼:627150 |
轄區面積:約288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3532人 |
人口密度:約12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3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根呷村 | ~201 | 鄉中心區 | 根呷村位于河坡鎮政府駐地旁,距白玉縣城30余公里,耕地面積476畝,有5個村民小組。全村戶籍人口76戶382人,其中:63戶常駐在村,全村建檔立卡貧困…[詳細] |
先鋒村 | ~202 | 村莊 | 先鋒村是河坡鎮屬行政村,位于河坡鎮方東,距鎮主干道1公里,距白玉縣城40公里。全村現有正式黨員14名,預備黨員1名。全村村民小組3個,共有36戶205…[詳細] |
麥學村 | ~203 | 村莊 | 麥學村和公布村為合并村,現統稱為麥學組,位于河坡鎮東南部,麥學組距鎮主干道7公里、公布組距離主干道18公里,距白玉縣城44公里,屬于非貧困村。森林面積…[詳細] |
德來村 | ~205 | 村莊 | 德來村位于白玉縣的西部,距離縣城30公里,距離鄉駐地5公里,系半農半牧區,草場積約21000畝,耕地534.8畝,林地約13000畝,藏族聚居地,海拔…[詳細] |
格學村 | ~207 | 村莊 | 格學村位于白玉縣的西部,距離縣城28公里,距離鄉駐地4公里,全村有格學、艾拉西、孜然、麥仁4個村民小組62戶306人、建卡戶15戶56人。海拔2900…[詳細] |
埃西村 | ~208 | 村莊 | 埃西村地處白玉縣河坡鎮政府東北部,全村有多坡、玖色、玖達3個組,埃西村距鎮政府駐地13公里左右,全村耕地面積約306畝。全村共38戶226人,其中建檔…[詳細] |
普馬村 | ~209 | 村莊 | 普馬村位于河坡鎮西南方,距鎮主干道9公里,距白玉縣城41公里,屬于貧困村。轄區面積56平方公里,森林面積15032畝,草場面積15834畝。全村共有7…[詳細] |
小午村 | ~210 | 村莊 | 小吾村位于河坡鎮政府西南方,距白玉縣城30余公里,耕地面積369.5畝,有3個村民小組(繞刀組、繞美組、拉貢組)。全村戶籍人口38戶225人,其中:2…[詳細] |
下達村 | ~211 | 村莊 | 河坡鎮下達村位于河坡鎮南方,離河坡鎮人民政府5公里,屬于貧困村。全村38戶222人,有三個小組(日雄、達切、習學)全村脫貧戶10戶45人,其中2015…[詳細] |
定歐村 | ~212 | 村莊 | 定歐村距鎮政府駐地8公里,耕地面積240.6畝。有4個村民小組。全村41戶174人,其中:23戶常駐在村,全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7戶31人,低保兜底1戶…[詳細] |
則吾村 | ~213 | 村莊 | 則吾村位于河坡鄉東南方向,距鄉主干道11公里,距白玉縣城53公里,屬于非貧困村。全村共有耕地面積354.68畝,退耕還林面積284.43畝,退牧還草(…[詳細] |
仁白村 | ~214 | 村莊 | 河坡鎮仁白村地處河坡鎮東部,屬脫貧村,距鄉政府駐地3公里,全村耕地216.6畝,退耕還林面積354.6畝。仁白村現有35戶,共155人。實際在村居住有…[詳細] |
麥達村 | ~216 | 村莊 | 在川西這片土地你也許聽說過康定木格措,聽說過最后一片凈土稻城亞丁;你也許知道塔公草原的壯闊,也知道色達五明佛學院的莊嚴肅穆;卻很少有人知道在距離康定大…[詳細] |
地名由來:
河坡鎮,“河坡”為藏語,意為“河部落移居之地”,因河部落移居于此而得名。
基本介紹:
白玉縣轄鄉。1958年置河坡鄉。1968年更名赤族鄉,1973年改河坡公社,1984年復鄉。位于縣境西北部,與西藏自治區隔金沙江相望。距縣城36.4公里。面積288平方公里,人口0.3萬。轄根呷、下達、先鋒、村多、生戈、仁白、埃西、小吾、麥達、德來、普馬、公布、麥學、定鷗、則五、格學16個村委會。農業主產小麥、青稞,牧業以牛、羊、馬為主。境內森林資源豐富,出產黃芪、羌活等藥材。所產的藏刀比較著名。境內建于南宋紹興二年(1132)的嗄拖寺,是藏傳佛教寧瑪派(紅教)最大的朝拜圣地,為康區第一寺廟。在格學村還有“阿尼巴加宮殿”遺址。
榮譽排行:
2021年7月,河坡鎮被命名為2021—2023年度“四川省民間文化藝術之鄉”(藏族金屬鍛造技藝)。
歷史沿革:
清朝末期,河坡鎮境域屬白玉州河坡村。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與熱加村合并為禾嘉鄉。
1951年,屬白玉縣二區1957年,設河坡鄉。
1960年,鄉改公社。
1967年,更名赤旗公社。
1979年,更名河坡公社。
1984年,公社改鄉。
2018年12月,撤鄉設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