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阿察鎮 | 隸屬:白玉縣 |
區劃代碼:513331101 | 代碼前6位:513331 |
行政區域:四川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川V |
長途區號:0836 | 郵政編碼:627150 |
轄區面積:約255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04萬人 |
人口密度:約41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個社區、4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阿察村 | ~201 | 鎮中心區 | 阿察村位于鎮政府駐地25公里,草場面積61608畝,藏族聚居,海拔3988米以上,屬于高原地貌。全村132戶,744人。共有黨員26名(其中:正式黨員…[詳細] |
查科村 | ~202 | 村莊 | 查科村離鎮政府駐地10公里,離白玉縣府122公里,總面積145,58平方公里,草場面積80442畝,牲畜存欄數5822,是藏族聚居,海拔4000米以上…[詳細] |
昌拖村 | ~203 | 村莊 | “昌拖村”在藏文中有“人員匯集、人才輩出”之意,因轄區內曾出過許多的官宦,故而取名為昌拖村。昌拖村位于甘白公路沿線,距離縣城120公里,距離鄉駐村地2…[詳細] |
班充村 | ~204 | 村莊 | 阿察鎮班充村村史村情“班充”在藏文中有“人員匯集、人才輩出”之意,因轄區內曾出過許多的官宦,故而取名為班充村。班充村歷來村風文明、家風淳樸、人才輩出,…[詳細] |
亞青寺管理局社區 | ~400 | 特殊區域 | 亞青寺管理局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3,為特殊區域![詳細] |
地名由來:
阿察鎮,“阿察”系藏語,譯為“純潔善良”之意。因此地民眾純潔善良而得名。
基本介紹:
經四川省民政廳批復同意白玉縣阿察鄉正式撤鄉建鎮。11月13日,白玉縣四大家領導和機關部門、阿察鄉干部群眾,齊聚阿察鎮,參加阿察鎮撤鄉建鎮掛牌儀式。阿察鎮原行政區域和政府駐地不變。至此白玉縣由16鄉1鎮變為15鄉2鎮。
白玉縣轄鄉。1959年置阿察鄉,1968年更名反修鄉,1975年改阿察公社,1984年復鄉。位于縣境東部,距縣城112公里。面積255平方公里,人口0.2萬。甘(孜)白(玉)公路過境。轄阿察、查科、班充、昌拖4個村委會。以牧業為主,畜種多為牛、羊。境內有獐、水獺、鹿、猞猁等珍稀動物。礦產種類多,儲量大、尤以黃金為甚。
歷史沿革:
清朝末期,阿察鎮境域屬昌臺村。
1959年,設阿察鄉。
1967年1月,更名反修鄉。
1975年7月,鄉改公社。
1984年1月,改為阿察鄉。
2020年6月,撤鄉設鎮,轄原阿察鄉所屬行政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