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原平市 | 隸屬:忻州市 |
區劃代碼:140981 | 代碼前6位:140981 |
行政區域:山西省 | 地理分區:華北地區 |
行政級別:縣級市 | 車牌代碼:晉H |
長途區號:0350 | 郵政編碼:034000 |
轄區面積:約2550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41.39萬人 |
人口密度:約162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4個街道、8個鎮、6個鄉 |
![]() | 人口 | 面積 | 簡介 |
北城街道 | 7.56萬人 | 5.92km2 | 北城街道管轄京原路以西,前進西街以北。新原鄉的班村村,解村鄉的尚家莊村,西鎮鄉的沙晃村、文殊莊村和西鎮新區,由北城街道管轄,班村村委會改為居委會。原管…[詳細] |
南城街道 | 7.24萬人 | 5.08km2 | 南城街道管轄京原路以西,前進西街以南。新原鄉的小集鎮、柳巷村、下原平村、上原平村、軒崗塌陷區搬遷村(高炮營)隨南城街道管轄。柳巷村村委會改為居委會,小…[詳細] |
新原街道 | 5.4萬人 | 75.42km2 | 新原街道地處原平城區,北緯38°72′,東經112°71′,位于山西省忻州市原平市京原南路446號。地勢平坦,土地肥沃,商業繁榮,經濟發達,地理位置優…[詳細] |
吉祥街道 | 48955萬人 | 24.1km2 | 吉祥街道地處原平市城區東北,由原軒煤礦區街道整體搬遷組建。以原新原鄉的武彥、張村、東營、磨頭4個村委會,原北城街道的沙河橋社區居委會,原軒煤礦區街道的…[詳細] |
蘇龍口鎮 | 1.53萬人 | 222km2 | 蘇龍口鎮位于原平市東北,西鄰崞陽鎮;東與代縣接壤;北靠代縣;南接中陽鄉。全鎮總人口15340人,總戶數4717戶。耕地面積5321公頃,種植以玉米、谷…[詳細] |
崞陽鎮 | 3.2萬人 | 153.7km2 | 崞陽鎮位于原平市區北18公里處,東臨滹沱河,南接大林鄉,北與沿溝接壤,西北與段家堡鄉為界。區位優越,京原鐵路、大運高速公路縱貫南北,崞水公路和崞大公…[詳細] |
大牛店鎮 | 1.15萬人 | 173km2 | 大牛店鎮地處原平市中西部,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總面積173平方公里,其中山地、丘陵占69%。東南與西鎮鄉毗鄰,南為云水鎮,西與軒崗鎮相連,北與大林鄉…[詳細] |
閆莊鎮 | 1.51萬人 | 111km2 | 原平市轄鎮。1958年建和平公社,1959年析置閻莊公社,1984年置鎮。位于市境西南部,距市區23公里。面積111平方公里,人口2萬,轄新練家莊、東…[詳細] |
軒崗鎮 | 1.49萬人 | 235km2 | 軒崗鎮位于原平市西山地區,距市區38公里。總面積235平方公里,下轄38個行政村,總戶數6873戶,總人口14860人。勞力8158人,其中男勞力42…[詳細] |
云水鎮 | 2萬人 | 221.75km2 | 原平市撤銷樓板寨鄉、解村鄉,合并設立云水鎮。以原樓板寨鄉和原解村鄉的行政區域為云水鎮的行政區域,鎮人民政府駐解村。…[詳細] |
同川鎮 | 4.6萬人 | 288km2 | 南白鄉行政區域合并到-鎮,合并后名稱為同川鎮,鎮政府駐地設在原-鎮政府,合并后同川鎮有行政村55個,人口總數為46296人。…[詳細] |
子干鄉 | 1.12萬人 | 88km2 | 子干鄉位于原平市東部10公里處,全鄉絕大部分為水澆地。北臨中陽鄉;南接定襄縣;西連新原鄉;東靠東社鎮。全鄉總人口18251人,總戶數5228戶,可耕地…[詳細] |
中陽鄉 | 7800人 | 121km2 | 中陽鄉位于原平市東北約15公里,北鄰蘇龍口鎮;南接子干鄉;西隔河與新原鄉、崞陽鎮相望;東連東社鎮。全鄉總人口14571人,總戶數4492戶,耕地面積為…[詳細] |
沿溝鄉 | 1.22萬人 | 148.79km2 | "沿溝鄉位于原平市西北約30公里,北鄰代縣;南連崞陽鎮;西靠段家堡鄉;東接崞陽鎮。全鄉人口20371人,總戶數6596戶。可耕地面積5838公頃,…[詳細] |
大林鄉 | 9700人 | 96.14km2 | 大林鄉位于原平市北20公里,北靠崞陽鎮;南鄰新原鄉;西接大牛店鎮;東連新原鄉。總人口16661人,總戶數5297戶。全鄉地勢平坦,可耕地面積為4765…[詳細] |
西鎮鄉 | 2.31萬人 | 91.6km2 | 解村鄉位于原平市西南15公里,北鄰新原鄉;南靠王家莊鄉;西接大牛店鎮;東連新原鄉。全鄉總人口13055人,總戶數4112戶,可耕地面積為2895公頃。…[詳細] |
王家莊鄉 | 9100人 | 48.52km2 | "王家莊鄉位于原平市南15公里,北鄰解村鄉;南接忻府區;東連子干鄉;西靠樓板寨鄉。全鄉總人口為13970人,總戶數4238戶,耕地面積2828公頃…[詳細] |
段家堡鄉 | 8200人 | 271.23km2 | 原平市轄鄉。1958年屬高峰公社,1959年析置段家堡公社,1984年建鄉。位于市境西北部,距市區30公里。面積130平方公里,人口0.9萬。大運、崞…[詳細] |
地名由來:
因地形為原而得名。西漢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始置原平縣。隋大業二年(606年)改為崞縣。唐神龍元年(705年)改稱唐林縣。1958年改名為原平縣。1993年撤縣建市。
基本介紹:
原平市位于東經112°17′~113°35′,北緯38°35′~39°09′之間。東臨五臺,西靠寧武,南與忻州、定襄毗鄰,北和代縣、朔州接壤。西漢以來就是山西北中部的一個重要縣份,也是太原通向塞外古城的交通樞紐。東西綿亙群山為歷代之天然界域,陽武河、滹沱河畔是全市之開闊地帶。東西相距62公里,南北長約58公里,總面積為2560平方公里。
原平,自西漢置縣以來,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悠久歷史。隋大業二年(606),原平始稱崞縣一直到20世紀中葉,也渡過了1350多年春秋。1949年全國解放后,仍稱崞縣。1958年12月7日,經山西人民委員會報請國務院批準改名為原平縣。1959年12月,縣級
榮譽排行:
2023年6月,原平市被認定為第一批山西省省級制種基地縣()。
2022年12月,原平市被命名為2021年度山西省省級平安縣(市、區)。
2022年1月,全國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重新確認原平市為2021年度國家衛生城市(區)。
2021年9月,原平市被列為整縣(市、區)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試點。
2021年5月,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原平市人口數量為41.39萬人,位列忻州市各縣市區人口數量排行榜第2位,位列山西省各縣市區人口數量排行榜第24位,位列全國各縣市區人口數量排名第1311位。
2020年11月,原平市被命名為山西省第二批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縣。
2020年6月,原平市列入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晉綏片區、晉察冀片區)。
歷史沿革:
漢武帝元鼎三年(前114)置原平縣,屬太原郡。
東漢屬雁門郡。
建安十五年(210)云中縣治自今內蒙古托克托縣徙今原平西南15公里樓板寨,屬新興郡。
西晉末年樓煩縣治自寧武府徙今崞陽鎮東6公里大陽村。
北魏始光三年(426)于今紅池村置敷城郡。
太平真君七年(446)云中縣廢入定襄縣,敷城郡廢,置敷城縣,屬秀容郡。
北魏又置永定郡,治今原平北18公里崞陽鎮;又置建安郡,亦治崞陽鎮。
永興二年(533)置石城縣,
區劃:山西省·忻州市·原平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