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營村,位于開張鎮腹地,是原黃營鄉政府駐地,交通便利、基礎服務設施功能齊全、民風淳樸、人杰地靈、歷史悠久,是有名的老區村。全村共有700余戶,13個居民小組,共計2841口人,其中黨員72名;耕地面積7500余畝,全村的發展以傳統的棉花、養殖業為主導產業,以棗樹等經濟林的種植、外出務工為輔,是一個傳統的典型農業村莊.近年來開張鎮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巨大的變化。
因地制宜,產業結構調整成效顯著。近年來,村兩委班子以市場為導向,以鎮政府關于“南棗、北果、東畜牧”的產業規劃為指導,帶領村民積極進行產業結構調整,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引領農民致富;建立農業開發區,進行方田規劃,為土地流轉和實現農業的產業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交通便利,物流吞吐優勢突出。黃營村毗鄰運風高速,互通式立交橋,南貫五老峰,北連臨猗,永卿路、于臨路自村中穿插而過,形成了一個得天獨厚的交通樞紐,為拉動三大產業的發展提供了便利的條件。
基礎設施完善,服務功能齊全。東西大街(新開路)、南北大街(學苑路),長約2.5公里,亮化、綠化、硬化均已到位,500余間門面房標準統一,各種服務一應俱全;寄宿制幼兒園、小學、中學設施先進,師生達1500余人,是全市一流的農村學校;黃營醫院、新建的村級衛生所,方便了周邊群眾的就醫;全市的循環客運汽車站已經在此落成,110伏安變電站運行良好,農村性用合作社服務到位。
工業園區規劃合理,發展前景廣闊。紅旗粉業、移民示范園、富民肉牛養殖公司、金和小麥合作社、金和農機專業合作社、金牧來養羊專業合作社等六家農民專業合作社紛紛落戶工業經濟園,年產值實現五千萬元指日可待;為響應市委市政府“招商引資,大辦民營企業”的口號,現已調非基本農田連片用地1000余畝,為下一步的招商引資,大力發展民營企業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站在“十二五規劃”新的起點,開始新的征程,黃營村人將更加緊密地攜手在一起,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新農村建設的“二十字”方針為標準,團結拼搏、努力拼搏,為實現黃營村新的輝煌而不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