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洛陽村 | 隸屬:劉家堡鄉 |
區劃代碼:140105201203 | 代碼前6位:140105 |
行政區域:山西省 | 地理分區:華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晉A |
長途區號:0351 | 郵政編碼:030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相傳,明初一老婦帶兒子從河北流落此處,在一課大柳樹下歇息,見附近有汾、瀟二河,水豐土肥,到日頭落山時再也不走了,就棲身于此,之后居民漸多,就以日頭落山時落戶居住地起名落陽村,后衍化為洛陽。
基本介紹:
洛陽村位于太原市小店區劉家堡鄉南部,是一個擁有1025戶,3547人的行政自然村。東臨太榆退水渠,西傍汾河,與晉源區隔河相望,南靠瀟河,北于西里解村接壤,村域總面積7966.6畝,其中村莊面積788.3畝,土地面積7178.3畝。
洛陽村地處汾瀟河交匯處,有著得天獨厚的水利優勢,交通方便。村域經濟以農業、養殖業和運輸業為主,村內有高效農業示范田,各類企業9家,各種服務業8家,生態環境良好,有較好的發展空間。
洛陽村與石溝村、南馬村、東里解村、王吳村、劉家堡村、西里解村、東柳林村、監軍莊村、東草寨村、西柳林村、西草寨村相鄰。
歷史沿革:
春秋魯定公十三年(公元前497年)時屬晉陽,秦屬太原郡,唐屬太原縣,宋屬平晉縣,明屬太原縣,元伏都,清為洛陽都,民國元年(1912年)屬太原縣東南區,七年(1918年)屬太原三區,二十七年(1938年)屬清太徐抗日民主政府太三區,次年日偽稱晉泉縣南馬鄉洛陽村,三十四年(1945年)屬太原縣為治村,三十六年(1947年)太原縣改晉源縣屬南馬鄉,1948年7月8日更屬太原縣人民政府三區,1949年更
周邊相關:
洛陽村附近有蒙牛乳業(太原)工業園、大匯嘉園旅游景區、華辰農耕園、山西大學、山西文旅數字體驗館、九龍國際滑雪場等旅游景點,有剔尖、清和元頭腦、山西小窩頭、太原仿古鐵器、六味齋醬肉、太原泡菜等特產,有太原秧歌、六味齋醬肉傳統制作技藝、小店犧湯習俗、王吳豬胰子制作技藝、狄仁杰的傳說、石海的傳說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