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萬柏林街道 | 隸屬:萬柏林區 |
區劃代碼:140109005 | 代碼前6位:140109 |
行政區域:山西省 | 地理分區:華北地區 |
行政級別:街道 | 車牌代碼:晉A |
長途區號:0351 | 郵政編碼:030000 |
轄區面積:約4.98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5.67萬人 |
人口密度:約11386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8個社區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和平社區 | ~001 | 主城區 | 萬柏林街道和平社區
和平社區成立于2002年1月,轄區面積0.5平方公里,現有2個居民小區,居民住宅樓41棟,住戶1503戶,常住人口5310人…[詳細] |
新建社區 | ~002 | 主城區 | 力求構建和諧的社區,新建社區取“新成立的小區”之意,因此而得名。…[詳細] |
東風社區 | ~003 | 主城區 | 1960年代初期,東風社區是晉西集團的果樹園,有一個露天東風大劇場。1970年后隨著集團的規劃,原有的果樹園、劇場相繼拆除,開始新建居民住房,因原東風…[詳細] |
安廣社區 | ~005 | 主城區 | 萬柏林街道安廣社區
安廣社區成立于2002年01月,轄區面積1.8平方公里,現有4個居民小區,居民住宅樓50棟,(其中:高層6棟)另外有平房15…[詳細] |
興汾苑社區 | ~006 | 主城區 | 因所屬地為汾西重工有限責任公司職工宿舍區,取意振興汾西而得名。…[詳細] |
晉機西社區 | ~007 | 主城區 | 原晉西集團廠南門外有一片樹林,社區位于樹林西面,因此得名。…[詳細] |
和平苑社區 | ~008 | 主城區 | 萬柏林街道和平苑社區
和平苑社區成立于 2002年 1月,轄區面積 0.5 平方公里,現有 3個居民小區,居民住宅樓33棟,住戶1694戶,常住…[詳細] |
彭村社區 | ~009 | 主城區 | 河西原有大小兩村,大為裴村,小為瓜地坡。明朝末年,因河道西遷,遷村于現址。村中原有真武廟,廟前有鐵獅子一對(1581年造,今存晉祠),獅座載名為裴村。…[詳細] |
地名由來:
位于萬柏林地片的核心區域。中華民國年間,閻錫山曾將此處選為自己的墓地,準備建設陵園要求廣植柏樹,因種植柏樹多達一萬顆以上而得名。
一.首任山西都督 閻錫山,字伯川,1883年10月8日生于山西省五臺縣河邊村(今屬定襄縣)永和堡的一個地主兼商業貸款者家庭里。閻錫山五歲喪母,寄居舅父家,由外祖母撫養成人。九歲入私塾,16歲隨父閻書堂(子明)到五臺縣城內自家開設的吉慶昌錢…… 閻錫山詳細信息++
基本介紹:
萬柏林街道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萬柏林區,轄區范圍:東至山西省廣播電視大學和太原市教委宿舍西圍墻,西以晉西機器工業集團、汾西機器廠與-街辦的-村地界為界,北以萬柏林區與尖草坪區的區界為界(西段以勝利西街中心線為界,東段以南排洪溝中心線為界),南以彭西四巷、原太原光電機械廠北圍墻、太重集團公司東圍墻(和平苑社區段)為界。下轄 8個社區居委會和1個村委會,即:原萬柏林街辦7個社區居委會:和平社區、新建社區、東風社區、新友誼社區、安廣社區、興汾苑社區、晉機西社區;原和平街辦的1個社區居委會:和平苑社區。原小井峪鄉1個村委會:彭村。人口3.97萬人。面積4.98平方千米。[1]
榮譽排行:
2019年12月,第三批智慧健康養老示范街道(鄉鎮)名單公布,萬柏林街道榜上有名。
歷史沿革:
明清屬陽曲縣正西鄉呼延三下都。
民國屬陽曲縣第三區。
1947年屬太原市外五區。
1949年5月屬太原市第七區,設彭村行政村,為區人民政府駐地。
1950年屬第五區。
1953年設萬柏林行政街。
1954年屬萬柏林區。
1955年12月設萬柏林街道。
1957年屬郊區。
1958年屬河西區。
1960年屬萬柏林公社。
1961年屬河西區,設萬柏林城市人民公社。
1979年1月復設萬柏林街道。
1997年屬萬柏林區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