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沙塄河鄉 | 隸屬:朔城區 |
區劃代碼:140602206 | 代碼前6位:140602 |
行政區域:山西省 | 地理分區:華北地區 |
行政級別:鄉 | 車牌代碼:晉F |
長途區號:0349 | 郵政編碼:036000 |
轄區面積:約198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8700人 |
人口密度:約44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6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王萬莊村 | ~201 | 村莊 | 朔城區沙塄河鄉王萬莊村位于沙塄河鄉南部坡區,北臨雁陽路,紅旗牧場,交通條件便利,養殖條件較好,是我區省級新農村建設試點村。2006年,在村東南修建王萬…[詳細] |
石城莊村 | ~202 | 村莊 | 朔城區沙塄河鄉石城莊村位于沙塄河鄉南部坡區,全村人口303人,戶數105戶,耕地面積3677畝。糧食總產量888噸。主要作物:玉米,山藥小雜糧。全村人…[詳細] |
扒齒溝村 | ~203 | 村莊 | 朔城區沙塄河鄉扒齒溝村位于沙塄河鄉南部坡區,全村人口252人,戶數84戶,耕地面積897畝。糧食總產量256噸,主要作物有:玉米,山藥。全村人均收入3…[詳細] |
張家咀村 | ~205 | 村莊 | 相傳該村原稱上窯,與下窯(現野河村)居民不睦,因該村居民原多姓張,故將上窯改為張家嘴。…[詳細] |
河匯村 | ~207 | 村莊 | 河匯村是沙塄河鄉所轄的一個行政村,位于鄉中南部,緊靠雁陽公路,交通十分便利。全村共有429戶,1421人,其中有低保戶32人,五保戶13戶。現有機井1…[詳細] |
三甲村 | ~208 | 村莊 | 三甲村是沙塄河鄉所管轄的一個行政村,位于沙塄河鄉北部,距城區東南13公里處。共有156戶546口人,正式黨員15名,預備黨員1名。現有耕地面積2180…[詳細] |
官地村 | ~210 | 村莊 | 官地村位于朔城區東南部,雁陽公路北二公里處。1958年與陳莊合并后形成了現在的官地村。現有158戶,共有村民546人,其中在外打工28人,在外上學32…[詳細] |
一半村 | ~211 | 村莊 | 一半村東臨朔沙路,是沙塄河鄉的門戶村。全村占地5000多畝,其中耕地4200余畝,均為水澆地。全村共有人口1256人,其中黨員26人,總計391戶,人…[詳細] |
官井村 | ~212 | 村莊 | 東官井村位于沙塄河鄉西北方向,為平川區,地處城郊,交通便利且土壤肥沃,地下可利用水資源豐富,田面平整,適合各類農作物生長發育,是糧食作物和蔬菜的生產區…[詳細] |
大涂皋村 | ~214 | 村莊 | 大涂皋村是朔城區沙塄河鄉所轄的一個行政村,位于沙塄河鄉東南部,南與寧武縣相鄰。全村現有448戶家庭,人口1860人,耕地面積5800畝,退耕還林150…[詳細] |
小涂皋村 | ~215 | 村莊 | 小涂皋村是朔城區沙塄河鄉所轄的一個行政村,位于沙塄河鄉東部,南鄰雁陽公路,距城區22公里。全村現有440戶家庭,總人口1834人,外出打工36人,在外…[詳細] |
圪塔峰村 | ~217 | 村莊 | 朔城區沙塄河鄉前圪塔峰村位于沙塄河鄉西南部坡區,全村人口195人,戶數61戶,耕地面積2132畝。糧食總產量702噸。主要作物:玉米,山藥。全村人均收…[詳細] |
上沙塄河村 | ~218 | 鄉中心區 | 沙塄河鄉上沙塄河村位于朔城區東南方平川區,是鄉人民政府所在地。全村居住面積282.7畝,人口1480人,戶數420戶,耕地面積5200畝,全部為水澆地…[詳細] |
下沙塄河村 | ~219 | 村莊 | 下沙塄河村是沙塄河鄉所轄的一個行政村,位于鄉東北部,緊靠鄉鎮府,交通十分便利。全村共有344戶,1085人,其中有低保戶60人,五保戶19戶,全村基本…[詳細] |
上石碣峪村 | ~220 | 村莊 | 上石竭峪村是沙塄河鄉所轄的一個行政村,位于沙塄河最南端,南與寧武縣接壤,地處山區。全村共有192戶,總人口585人,耕地面積1926畝,作物主要以玉米…[詳細] |
下石碣峪村 | ~221 | 村莊 | 下石竭峪村是沙塄河鄉所轄的一個行政村,位于沙塄河鄉南部坡區。全村共有151戶,總人口410人,耕地面積2887畝,作物主要以玉米、土豆、蕎麥。主導產業…[詳細] |
地名由來:
因境內風沙大又有黃沙河過境積土成堆得名。縣志復興水利碑記文曰:州城東南三十里,離賈莊約1射許,有泉出焉,始如清焉,素練素廻,砂石叢薄間魚,鳥之所慿籍,流數步,潺潺有聲,聲漸揚,勢漸天,漸積成河,取名沙塄,蓋取義于楞嚴恒河沙也,誌載脈通海眼,晨夕三潮,大旱萬涸。因該村居沙塄河上游,得名上沙塄河,清《朔州志》載名沙塄河。
基本介紹:
沙塄河鄉位于朔城區東南15公里,是一個農業大鄉,土地面積198平方公里。全鄉轄21個行政村,2個自然村,沿鐵路線村莊4個,公路沿線村莊12個。其中新農村建設試點村7個。總人口1.56萬人,總耕地面積6.9萬畝,其中水澆地面積4萬畝。全鄉共有機井106眼,主要分布在北部11個村。2013年預計全鄉糧食總產量75000斤,全鄉經濟總收入突破3億元大關,農民人均純收入突破1萬元大關。
沙塄河鄉由其地貌特征可分為平川區、丘陵區和山區。北部為平川區,地處城郊、交通便利且土壤肥沃,地下可利用水資源豐富,田面平整,適合各類農作物生長發育,是糧食作物和蔬菜的生產區;南部為丘陵區和山區,丘陵區土壤疏松,
榮譽排行:
2023年11月,沙塄河鄉被山西省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命名為2023-2025年山西省衛生鄉鎮。
歷史沿革:
1946年解放后為朔縣四區所轄;1953年成立沙塄河鄉;1958年成立沙塄河人民公社;1984年5月實行政社分設,改為沙塄河鄉。
2001年2月撤并鄉鎮,將梵王寺鄉東部的南坪等6村與賈莊鄉南部官地等3村并入沙塄河鄉,設立新的沙塄河鄉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