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朝陽鎮 | 隸屬:壽陽縣 |
區劃代碼:140725100 | 代碼前6位:140725 |
行政區域:山西省 | 地理分區:華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晉K |
長途區號:0354 | 郵政編碼:030600 |
轄區面積:約163.24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1.86萬人 |
人口密度:約727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24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東河村 | ~201 | 鎮鄉結合區 | 東河村位于壽陽縣城東南部,已于縣城連為一體。它是朝陽鎮一個獨立行政村、首批省級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試點村。交通便利,經濟繁榮,地理位置優越,石太鐵路、太…[詳細] |
九龍村 | ~202 | 鎮鄉結合區 | 九龍村位于壽陽縣城北郊1公里處,是一個典型的城鄉集合部。全村總面積0.53平方公里,總人口3284人,注冊住戶532戶,人口1196人,男596人,女…[詳細] |
草溝村 | ~203 | 村莊 | 草溝村,歷史上兩點有名,一是地處交通要道,村大人多,舊社會為敵人據點,解放戰爭期間我軍夜襲該村消滅敵人名揚全縣;二是上世紀六十年代全國開展農業學大寨活…[詳細] |
閆家坪村 | ~204 | 村莊 | 閆家坪村毗鄰307國道,距離壽陽縣城1公里左右,全村有閆家坪、黃門街、峪口三個村民小組,全村共有1768人,其中外出務工100人左右,全村以種養殖業為…[詳細] |
中曲村 | ~205 | 村莊 | 中曲村位于朝陽鎮以西北4公里處,與宗艾、溫家莊兩鄉鎮交接,總戶數668戶,農業人口2262人,共有耕地面積5222畝,黨員85人,農民人均收入4714…[詳細] |
童子河村 | ~206 | 鎮鄉結合區 | 朝陽鎮童子河村位于鎮政府所在地2公里處,地理位置優越,環境優美。全村占地面積約40.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約1790畝,全村共有981戶,總人口1954…[詳細] |
向陽村 | ~207 | 鎮鄉結合區 | 朝陽鎮向陽村位于壽陽縣城西北部,占地面積8.69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504畝,下轄董家凹、東楊家莊、西楊家莊3個自然村,共774戶,農業人口2120人…[詳細] |
孫家莊村 | ~208 | 村莊 | 孫家莊村位于朝陽鎮以北三公里處,總戶數566戶,總人口1784人,共有耕地面積4864畝,黨員61人。全村又分為孫家莊、井溝、曹家河、白礬嶺四個自然村…[詳細] |
洞子咀村 | ~209 | 鎮鄉結合區 | 洞子咀地處朝陽鎮北部,與縣城緊密相連,交通便利。該村現有洞子咀、杜家堙、崇家堙、龐莊、姜家寨、謝家垴、丁家莊、付家垴8個村民小組,952戶居民,263…[詳細] |
高家坡村 | ~210 | 鎮鄉結合區 | 高家坡地處壽陽縣城東、交通便利,三大動脈橫貫全村,是一個以運輸、飲食服務、商業為主的城郊村,全村1055戶、2884口人、4812畝耕地。近年來,高家…[詳細] |
張村村 | ~211 | 村莊 | 相傳很久以前,該村居住以姓張的為主,故得名為張村。因村委會駐地在此,故命名張村村民委員會。…[詳細] |
七里河村 | ~212 | 村莊 | 從麻灣河至王汾河的河流全長7里,由此得名七里河。因村委會駐地在此,故命名七里河村民委員會。…[詳細] |
大西莊村 | ~213 | 村莊 | 原名西莊,因與本縣落摩寺鄉西莊大隊重名,1981年地名普查中更名為西莊灣,后因村內一部分居民至村口新建村,便把新村命名西莊灣,本村名改回西莊,2002…[詳細] |
元立村 | ~214 | 村莊 | 元朝時期以姓元的立起的村莊,故得名元立。因村委會駐地在此,故命名元立村民委員會。…[詳細] |
泥河村 | ~215 | 鎮鄉結合區 | 朝陽鎮泥河行政村位于縣城東南部,屬城郊型農村,轄泥河、張家莊、胡家莊、半月和東部落5個自然村,共801戶,2569口人,在外打工的有300余人,有司機…[詳細] |
金石莊村 | ~216 | 村莊 | 金石莊行政村是壽陽縣朝陽鎮近郊村莊,靠山而居,地處縣城以南,距縣城4.5公里,與汾溝87339部隊以鄰而居,地理位置較優越。
【村落與居民】金石…[詳細] |
勝利村 | ~217 | 村莊 | 勝利村是壽陽縣朝陽鎮近郊村莊,靠山而居,地處縣城以南,距縣城4.3公里,地理位置較優越。下轄大東垴、小東垴、新南頭、上湖峪、洞上、西垴六個村民小組,全…[詳細] |
馬首村 | ~220 | 鎮中心區 | 馬首村位于壽陽縣城正南,距縣城7.5公里。毗鄰縣工業園區。全村總面積16.8平方公里。農業人口1523人,人均耕地3.5畝。人均純收入達到6590元。…[詳細] |
大照村 | ~221 | 村莊 | 大照村位于馬首鄉西北角,由大照、后溝、磚窯背3個自然村組成,全村218戶544人,耕地面積4280畝,屬地廣人稀之地。村子座落在溝內,坪梁地較多,溝河…[詳細] |
敦邑村 | ~222 | 村莊 | 北郭村名委員會與吳逯垴村名委員會合并,改名為敦邑村民委員會。…[詳細] |
三岔村 | ~223 | 村莊 | 三岔村位于壽陽縣馬首鄉南部,轄2個自然村,共用耕地3872畝,215戶702口人,是全縣新農村建設推進村。
三岔村交通便利,村-行方便。近年來全…[詳細] |
碧石村 | ~224 | 村莊 | 碧石村地處馬首鄉東梁,自然村原來就有5個,分別是碧石、東寨、東河、南陽坡、樺樹溝,2001年村級撤并時又將吸馬掌村歸并到碧石村,全村現有190戶562…[詳細] |
石泉村 | ~225 | 村莊 | 石泉村位于馬首鄉東梁,現在全村共由四個自然村組成,即合并前的上石泉、下石泉和2001年合并時加入的楊村、石崖灣,至2009年底全村總戶數205戶499…[詳細] |
河底村 | ~226 | 村莊 | 馬首鄉河底村位于東南部的一個行政村。2001年村組合并時由普湮、直峪、河底三個自然村組合而成,全村245戶,720百余人近4500多畝耕地。2009年…[詳細] |
地名由來:
因朝陽閣而得名。在壽陽縣城東,矗立著一座巍峨的建筑,因“日出即照”,故名朝陽閣。朝陽閣初建于公園1517年(明正德十二年),以石為基,高約百尺的三層木結構主樓建于基上,角柱斗拱,構造奇特,規模壯百代之觀,俗有“錦州獅子應州塔,不敵壽陽朝陽閣”之說。長期以來,朝陽閣作為壽陽縣的象征,承載著許多美好的神話與傳說,成為壽陽縣歷史精神、人文標志和精神家園的文化圖騰。
基本介紹:
朝陽鎮地處壽陽縣城中心,2001年由原城關鎮、城關鄉和七里河鄉兩鄉一鎮合并而成。東鄰尹靈芝鎮、丹鳳城區,西靠南燕竹鎮,南與馬首鄉眥鄰,北和溫家莊鄉、宗艾鎮接壤。
2021年,壽陽縣撤銷馬首鄉,整建制并入朝陽鎮。以原馬首鄉和原朝陽鎮的行政區域為朝陽鎮的行政區域,鎮人民政府駐縣城新開路。
歷史沿革:
明清時期實行里甲制。
清代光緒年間稱在城所。
1918年,改里甲制為區村制,隸屬一區。
抗日戰爭爆發至解放戰爭,鄉村區劃屢有變更。
1949年,仍沿用區(鄉)村制,屬六區,區公所設在崇家堙村。
1950年,屬一區。
1954年,制撤銷,分為城關、石板溝和草溝3鄉。
1956年,立初級社、高級社。
1958年,制撤銷,改稱城關人民公社,轄44個管理區。
1963年,管理區改為生產大隊。
1983年,公社建制撤銷,改為城
壽陽種谷子歷史悠久,品種繁多,當地農家種有“大白谷”、“鐵索鏈”、“蛇谷”等10余個品種。近年又采用了新的科學技術,培育和引進十余個新品種。目前全縣種植的谷子達30余個品種。種植面積16000公頃,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