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小嶺底村 | 隸屬:聰子峪鄉 |
區劃代碼:140431203205 | 代碼前6位:140431 |
行政區域:山西省 | 地理分區:華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晉D |
長途區號:0355 | 郵政編碼:046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該村原為一家姓李的開發,故原名“小李地”,后因別姓居民遷聚此地,村子又位于山腳,更名為“小嶺底”。該村原系姓李一家居住開發,得名“小李地”,后因背靠山岺,位于山岺底處,改為“小岺底”。又因所處的位置在沁河水系和汾河水系的分水嶺—砂巖豁嶺之下而得名。因該村民委員會駐小嶺底村,故名。
基本介紹:
小嶺底村基本情況
1、與相鄰村莊的土地分界
小嶺底村位于聰子峪鄉的最北部,東部和南部與小聰峪村毗連,正東與沁源縣五大公司之一的黃土坡公司為鄰,西部與王陶鄉的王堡莊村毗連,北面以砂巖豁與王陶鄉的百草村分解。砂巖豁以南的河水流入沁河,以北的河水經王陶鄉的石口子流入汾河。水系的不同造成了各地先祖們來源的不同。所以,形成了以砂巖豁為界的南北居民在語言上及風俗習慣上的諸多不同。
2、森林和耕地面積的變化
小嶺底村現有土地資源豐富,總面積是9128.5畝(人均近23畝),居民區占地面積是500畝,森林面積是5600畝,耕地面積有278.5畝,牧坡的面積有1400畝,灘涂面積
歷史沿革:
明代初期,隸屬永豐鄉,由棉上都管轄,清代隸屬永盛里,民國時期屬于第二區,區公所設在郭道鎮,為才子坪附村。
1949年至1955年屬沁源縣第四區,1956年至1957年屬沁源縣第四區才子坪鄉,1958年至1961年屬沁源縣郭道公社,1962年至1983年屬沁源縣聰子峪公社,1984年4月25日因政社分設,將小嶺底大隊改為小嶺底村委會,屬沁源縣聰子峪鄉轄至今。
周邊相關:
小嶺底村附近有靈空山、丹雀小鎮景區、沁源烈士陵園、中共太岳區黨委閻寨舊址、太岳軍區司令部舊址、沁河源頭景區等旅游景點,有沁源連翹、沁源綿黃芪、上黨臘驢肉、上黨拉面、面片湯、沁源莜面栲栳栳等特產,有沁源秧歌、棉上酥餅制作技藝、沁源剪紙、沁源建筑彩繪(墻圍畫)、沁源木雕、沁源石雕等民俗文化。
區劃:山西省·長治市·沁源縣·聰子峪鄉·小嶺底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