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家溝的基本情況
一、基本情況
武家溝村位于赤石橋鄉西北部,距鄉政府所在地約5公里,是全鄉人口和經濟發展較為落后的村莊。全村73戶,243人,常住人口不足80人,多為老弱病殘。其中有勞動力112人,大多勞動力外出務工,五保戶5人,低保戶6戶,14人。耕地面積740畝,荒山面積3000余畝,森林面積6500畝。村民以種植玉米、土豆、小雜糧等農作物為主要經濟來源。
武家溝村兩委成員共7人,支部三人,村委4人,其中有兩名交叉任職,有一名大學生村官。黨員11人,其中有1名女黨員,文化程度初中居多。
二、武家溝村現狀
1、武家溝是個種植業比較落后的村莊,平均每人2.5畝地,10畝的大塊地兩塊,山地較多,無一畝水澆地,多年來,村民們一直保持種植農作物傳統,村民勤勞樸實,積累經驗,近年來農產品以種植玉米、馬鈴薯400畝,玉米每畝600斤,馬鈴薯1500斤,這幾年自然災害嚴重,每畝盈利500元。
2、個體經濟
武家溝是村村通實施落后村,自然村兩個,全部是三輪能通過的沙土路,農作物銷售有困難,服務業,村民便民店,衛生所各1個,耕種機械拖拉機2臺,每臺每年收入5000元,養羊養殖戶1戶,養羊150只,每只羊每年收入150元,養牛5戶,共有6只母牛,二年生產一只小牛,小牛二年可售3000元,全村每年收入49萬余元,平均人均收入2000元。
三、存在問題:
1、由于武家溝村,人口小村,由于鄉內撤并學校等原因,致使人口流動大,為了生計和上學,使得村民舉家外出,即增加了農民負擔,也使土地因無人耕種而荒廢。
2、村里集體的主要經濟來源依靠轉移支付,除了各項支出外,根本不夠搞建設,近幾年也沒有什么大的發展,就是盡力改善了村里的條件,街巷硬化、河道清障等因此也使村委年年有債務。
3、村民、等,靠,要,思想沒轉變也是村里經濟落后的一大原因。
四、今后發展方向
解放思想,利用我們村的三大優勢1、地下有煤炭資源2、三千畝荒山資源可大型種養殖3、村民技術優勢有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石雕刻,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找商機,尋好項目,合作單位,合作伙伴來推動武家溝村經濟的發展。
武家溝村附近有靈空山、沁源烈士陵園、中共太岳區黨委閻寨舊址、太岳軍區司令部舊址、沁河源頭景區、太岳烈士陵園等旅游景點,有沁源連翹、沁源綿黃芪、上黨臘驢肉、上黨拉面、面片湯、沁源莜面栲栳栳等特產,有棉上酥餅制作技藝、沁源剪紙、沁源建筑彩繪(墻圍畫)、沁源木雕、沁源石雕、沁源秧歌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