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北依澗村 | 隸屬:朱坑鄉 |
區劃代碼:140728205217 | 代碼前6位:140728 |
行政區域:山西省 | 地理分區:華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晉K |
長途區號:0354 | 郵政編碼:0306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該村原名柏泉山。因村東北山水相連而得名。立村時因地處嬰澗河北岸,故稱北依澗。
基本介紹:
北依澗村,地處平遙城東十五公里的半丘陵山區,位于朱坑鄉政府東北5公里,全村為單一自然村形成的行政村。全村共設6個村民小組現有345余戶,1300余人,耕地5000余畝。
北依澗村,古稱栢泉山,據村中石碑記載,該村名一致沿用到清乾隆時。后因變故,依據村莊位于嬰澗河北面,遂改名為北嬰澗村。由于年代久遠,人們將“嬰”訛讀為“依”,后故遂稱北依澗。
一、主要經濟作物:
全村的主要經濟作物為水果和干果,蘋果和梨占據大多數。主要產業現以水果種植為主,未來幾年,該村將重點打造以永福寺,仰韶文化遺址為特色的文化鄉村游以及集采摘、休閑、觀光、養生、娛樂于一體的休閑采摘農業。
二、鄉村建設
文化旅游:
寺院歷史悠久,具有元代建筑遺風,明、清兩代曾有不同程度的修葺。寺院占地總面積4652.5平方米,現存建筑面積1302.3平方米。寺院依據土臺而建,坐北向南,前后兩進院。從路旁登臺階十數級而上
歷史沿革:
1961年12月,設立北依澗生產大隊,1984年3月,撤銷北依澗生產大隊,設立北依澗村民委員會。
周邊相關:
北依澗村附近有北依澗永福寺過殿、平遙古城、平遙鎮國寺、平遙雙林寺、平遙城隍廟、平遙文廟學宮博物館等旅游景點,有平遙牛肉、平遙推光漆器、平遙長山藥、平遙酥梨、平遙紅薯、合碗子等特產,有道虎壁王氏中醫婦科、白氏拔毒膏藥與生肌散制作技藝、寶劍制作技藝、楊氏中醫燒傷療法、熏肘傳統制作工藝、燈彩(平遙古燈藝)等民俗文化。
區劃:山西省·晉中市·平遙縣·朱坑鄉·北依澗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