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紅衛村 | 隸屬:冠山鎮 |
區劃代碼:140321100233 | 代碼前6位:140321 |
行政區域:山西省 | 地理分區:華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晉C |
長途區號:0353 | 郵政編碼:045000 |
城鄉分類:鎮鄉結合區 | 分類代碼:122 |
地名由來:
以所在居民點(紅衛)而得名。此地原名牛王廟溝,1966年,生產大隊長白云生因在井下舍己救人和搶救集體財產而犧牲,為紀念他的英勇壯舉,遂改村名為紅衛。
榮譽排行:
2023年11月,山西省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命名紅衛村為2023-2025年山西省衛生村。
2020年8月,山西省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命名紅衛村為2020—2022周期山西省衛生村。
基本介紹:
紅衛村地處平定縣城東部,義平路穿村而過,面積為約1.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415畝。全村共有432戶,1150人。歷史悠久,文化積淀厚重。社火活動一直是村里強項,其中的二鬼抱跌意趣豐富,是每年縣里街頭文藝表演冠山鎮的品牌節目。同時,優越的區位條件帶動了第三產業的發展,2012年,農村經濟總收入522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9496元。
2007年,被省政府確定為地質災害治理避讓搬遷村,實施了整體搬遷,新村建設工程于同年8月5日破土動工,占地100畝,坐落在舊村北側,工程總投資l億元,建筑面積為75000平方米,共744套住房,水、電、氣、暖一應俱全,同時建有村委辦公樓、醫療室、老年活動室
歷史沿革:
1958年8月,中共中央作出《關于在農村建立人民公社問題的決議》,我國全面開展人民公社化運動,實行政社合一、撤鄉建社,農業生產合作社改稱生產大隊;實行生產資料分別歸公社、生產大隊、生產隊三級組織所有的體制;同年9月,建立紅衛生產大隊。
1983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聯合發出《關于實行政社分開建立鄉政府的通知》,要求實行政社分開,恢復鄉,建立鄉人民政府;同時,生產大隊更名為村,撤銷生產大隊管理委員
周邊相關:
紅衛村附近有娘子關、董寨龍潭峽谷景區、紅巖嶺景區、固關長城、七亙大捷景區、冠山景區等旅游景點,有平定黃瓜干、平定冠山連翹茶、平定荊花蜂蜜、西回小米、平定砂器、陽泉鐵鍋等特產,有平定婚俗、春節(娘子關跑馬排春節習俗)、平定武迓鼓、平定黑釉刻花陶瓷制作技藝、平定砂器制作技藝、平定皇綱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