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懷道鄉 | 隸屬:寧武縣 |
區劃代碼:140925208 | 代碼前6位:140925 |
行政區域:山西省 | 地理分區:華北地區 |
行政級別:鄉 | 車牌代碼:晉H |
長途區號:0350 | 郵政編碼:034000 |
轄區面積:約138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2300人 |
人口密度:約17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1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謝家坪村 | ~200 | 村莊 | 該村地處于一條溝里,且溝內寬大,平坦,再由謝家建村,故名謝家坪。該村委會位于謝家坪村,故稱為謝家坪村民委員會。…[詳細] |
天王塔村 | ~206 | 村莊 | 該村村前有一石塔,相傳是一位自稱天王的山王所筑,故名天王塔。…[詳細] |
上官莊村 | ~207 | 村莊 | 該村西面相傳是古城,城分為東西兩關,西關是下官莊,本村因位處下官莊上面,故取名上官莊。…[詳細] |
廟岺村 | ~210 | 村莊 | 該村位于山嶺上,而嶺上有廟宇一座,故名廟嶺,岺與嶺諧音,故取名廟岺。…[詳細] |
寺灣村 | ~213 | 村莊 | 該村位于溝灣上,此處曾有寺院,故名寺灣。…[詳細] |
懷道村 | ~214 | 鄉中心區 | 該村原名為灰吊。道光十三年時,村里有名叫弓懷林的考了舉人,故把本村更名為懷道。…[詳細] |
黃松溝村 | ~215 | 村莊 | 該村地處于溝里,溝坡上原是黃松樹林,故名黃松溝。…[詳細] |
官地村 | ~219 | 村莊 | 該村因曾在此地駐過官軍,故名官地。1958年為懷道公社官地生產大隊;1984年改為官地村民委員會至今。…[詳細] |
中馬坊村 | ~220 | 村莊 | 該村曾駐過馬隊,其位置在東西馬坊的中間,故名中馬坊。…[詳細] |
白馬崖村 | ~222 | 村莊 | 該村背靠石崖,且古時有白馬騎兵駐過,故名白馬崖。…[詳細] |
下官莊村 | ~223 | 村莊 | 該村原為古城,有東西兩關,東關為上官莊,本村在其下面,故名下官莊。該村委會位于下官莊村,故稱為下官莊村民委員會。…[詳細] |
地名由來:
原名灰吊;清道光年間(1821年至1850年),該地出了一位名弓懷林的舉人,此人因嫌村名不雅,便取“弓懷林”的“懷”“道光”的“道”字,“懷道”由此得名。
基本介紹:
懷道鄉地處寧武縣城東南部,距縣城51公里,東與忻府區相鄰,南與靜樂縣交界,西北與我縣化北屯鄉、圪廖鄉、東馬坊鄉接壤,東西長15公里,南北寬9公里,僅有一條縣鄉公路通往轄區內各行政村,地理位置相對較為偏僻。
懷道鄉地勢高峻、山嶺縱橫,平均海拔在2003米左右,地形以山地為主,山勢呈東北西南走向,地形總貌由西向東傾斜。境內有一條洪河(作為支流匯入汾河)貫穿全境,河水清澈,兩岸牧草肥美,為牧業發展提供了優良基礎。
全鄉總面積13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0740畝,林地面積49400畝。全鄉原轄23個行政村,總人口2652戶6710口人,在易地移民和并村簡干后,現轄11個行政村,總人口228
文化旅游:
黃松溝石窟,位于寧武縣懷道鄉黃松溝村北的黃沙崖石壁上。依山而建,坐北朝南,明代鑿建,現存為明代。有大小兩個洞窟。大窟寬、深均為10米,高3米,前有兩行石柱四根,柱上雕龍,頂部有藻井,門楣上有
歷史沿革:
1958年成立懷道人民公社;1984年11月10日,改為懷道鄉,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