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合室村 | 隸屬:潞華街道 |
區劃代碼:140481001212 | 代碼前6位:140481 |
行政區域:山西省 | 地理分區:華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晉D |
長途區號:0355 | 郵政編碼:046000 |
城鄉分類:鄉中心區 | 分類代碼:210 |
地名由來:
合(葛音)室村歷史悠久,最早的文字記載見于唐代景龍三年。村名說法有二,其一,據舊縣志金石記出土墓碑記:“潞城縣以北,進羊(神)山之南,小山環合,沃野砥平,考其聚落,曰合室村”。其二,據說鄉衛生院前身為關帝廟,關帝廟匾額上原書“閣室村”,后簡寫為“合室村”。明萬歷十九年(1591)《潞城縣志》稱合室村,又稱合室鎮,是古時四大名鎮之一。民國版《潞城縣志》稱四鄉(東鄉、西鄉、南鄉、北鄉)八鎮(微子鎮、黃牛鎮、黃碾鎮、故漳鎮、南垂鎮、吉龍鎮、合室鎮、潞河鎮),合室為八鎮之一。
基本介紹:
合室村位于潞城市北郊五公里處,其歷史悠久,古為潞城市四大行政村之一,現為合室鄉政治、文化交流中心及鄉政府所在地,境內有禹王山、羊神山、牛王嶺三山環繞,并分布著黃龍洞、上瓦窯、元代墓葬等豐富的旅游資源,轄區總面積12.5平方公里,其中林業面積3萬畝,總耕地面積7440畝,退耕還林地940畝,玉米面積3600畝,小麥面積1500畝,高粱、谷子、大蔥、大豆等其它農作物1000余畝,是一個典型的以農業為主的村莊。轄區總人口2735人,823戶,下設16個村民小組,一個自然村(張井溝)。村黨支部共有黨員79名,其中女黨員8名,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18名,60歲以上的黨員39名。
近年來,在合室鄉黨委
歷史沿革:
1945年9月18日潞城全境解放,抗日縣政府對全縣行政區劃進行調整,1946年4月全縣由7個區變更為5個區;1946年至1953年稱潞城縣第三區合室互助組;1954年至1955年稱潞安縣潞城鎮城內鄉合室初級合作社;1956年至1957年稱潞安縣潞城鄉合室高級合作社;1958年6月稱長治市潞城中蘇友好人民公社合室管理區合室生產大隊;1958年10月稱長治市潞城五一人民公社合室管理區合室生產大隊;19
周邊相關:
合室村附近有長治潞城文廟、潞城高山流水旅游風景區、神頭之戰紀念碑、廣志山、辛安玉皇廟、八路軍總司令部北村舊址等旅游景點,有熬腦大蔥、土豆、大鳳丸、潞城甩餅、潞酒、黃土蛋等特產,有唐宮悅酒制作工藝、潞城民間社火(四月初四日)、上黨樂戶、潞城布藝、上黨剪紙等民俗文化。
區劃:山西省·長治市·潞城區·潞華街道·合室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