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鼎留村 | 隸屬:成家川街道 |
區劃代碼:140481002223 | 代碼前6位:140481 |
行政區域:山西省 | 地理分區:華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晉D |
長途區號:0355 | 郵政編碼:046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根據2004年村東出土古陶器的考證,鼎留村域早在商周時期已有先民生活居住。隋唐時期,鼎留與北社、西社等村(后兩村縣屬平順縣北社鄉)并稱三池村。(距現藏于平順縣文博館的《唐故秦君墓志》等碑文記載)據清光緒甲申年(1884)的《潞城縣志》和清康熙三十二年的《平順縣志》可知,鼎留村原名頂流村。清末民初,村民認為“頂流”兩字俗而不祥(有“人丁流失之意”),遂以其諧音改稱“鼎留”,鼎留村名一直沿用至今。其后因村委會駐地在此而得名。
基本介紹:
鼎留村概況
成家川辦事處鼎留村位于潞城市東南方向約15公里處,全村現在村民120戶523人,耕地總面積1280畝,其中糧田面積940畝,退耕還林面積340畝。主要農作物有小麥、玉米等;經濟作物有柿子、花椒和蘋果等,現在新增了150畝核桃樹;養殖業以羊、雞為主,全村現有養羊戶8家、羊300余只,養雞戶1家,雞500余只。
鼎留村與黃池村、山后村、三井村、苗家村、王家村、下社村、窯上村、祥井村、成家川村、臺東村、郭家莊村、神泉村、會山底村、西山村相鄰。
文化旅游:
鼎留關帝廟位于長治市潞城區成家川辦事處鼎留村中,時代為清代。鼎留關帝廟為潞城區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關帝廟圍墻向外延伸,東、西、南、北各30米。建設控制地帶:以保護范圍界限各向外延伸
歷史沿革:
1945年9月18日潞城全境解放,抗日縣政府對全縣行政區劃進行調整,1946年4月全縣由7個區變更為5個區;1946年至1953年稱潞城縣第一區鼎留互助組;1954年至1955年稱潞安縣潞城鎮黃池鄉鼎留初級合作社;1956年至1957年稱潞安縣黃池鄉鼎留高級合作社;1958年根據山西省(58)省人委字第597號文件將黃池鄉所轄自然村,劃歸平順縣管轄;1962年4月4日,根據晉辦并字108號文件,黃
周邊相關:
鼎留村附近有鼎留關帝廟、長治潞城文廟、潞城高山流水旅游風景區、神頭之戰紀念碑、廣志山、辛安玉皇廟等旅游景點,有熬腦大蔥、土豆、大鳳丸、潞城甩餅、潞酒、黃土蛋等特產,有唐宮悅酒制作工藝、潞城民間社火(四月初四日)、上黨樂戶、潞城布藝、上黨剪紙等民俗文化。
區劃:山西省·長治市·潞城區·成家川街道·鼎留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