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冷泉村 | 隸屬:兩渡鎮 |
區劃代碼:140729102203 | 代碼前6位:140729 |
行政區域:山西省 | 地理分區:華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晉K |
長途區號:0354 | 郵政編碼:0306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古稱冷泉關,后因關中有一冷泉出名,夏天涼之入骨,故名。
榮譽排行:
2023年11月,山西省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命名冷泉村為2023-2025年山西省衛生村。
2020年8月,山西省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命名冷泉村為2020—2022周期山西省衛生村。
2012年12月,冷泉村被列入第一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2010年7月,冷泉村入選為第五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
2009年8月,冷泉村上榜第三批山西省歷史文化名鎮名村。
基本介紹:
冷泉村位于靈石縣兩渡鎮東北部,距鎮6公里,108國道隔河而行,南同蒲鐵路穿村而過,自古就是交通要道,交通十分便利,全村共有421戶,1211人,勞力598人,共有耕地1080畝,林地160畝,2007年被命名為“新農村建設推進村”,2010年經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文物局評定,命名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2012年人均收入達到9750元。
村黨支部、村委會扎實開展組織建設,全力推進新農村建設,在黨支部的帶領下冷泉村實現了山、水、田、煤、林、路的綜合治理,在低碳經濟,轉型發展的前景下,兩位民營企業家分別成立了晉達包裝廠和杰泰微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大力解決了村里的剩余勞動力,促進了農村
歷史沿革:
曾用名為古川口、北口鎮。
明代屬冷泉里,清代屬北易里,民國時屬第五區(駐兩渡)冷泉編村,建國初期屬第六區(駐兩渡);1958年8月,中共中央作出《關于在農村建立人民公社問題的決議》,我國全面開展人民公社化運動,實行政社合一、撤鄉建社,農業生產合作社改稱為生產大隊;實行生產資料分別歸公社、生產大隊、生產隊三級組織所有的體制;1958年9月屬兩渡人民公社管轄,為冷泉生產大隊。
1983年10月,中共中央、
周邊相關:
冷泉村附近有靈石王家大院、紅崖大峽谷、石膏山、靈石王家莊園景區、夏門古堡、靜升文廟等旅游景點,有靈石酸棗仁、靈石荊條蜂蜜、靈石核桃、靈石骨累、靈石油糕、黃條條等特產,有靈石泥塑(泥塑佛像)、摸骨正脊術、木雕、石雕、磚雕藝術、常青雙人高蹺、傅山拳、靜升抬閣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