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侯鄉東三里村位于峨嵋嶺下,涑水河畔以南,縣城以東20華里處,全村六個居民組,350戶人家,1390口人,2729畝土地,全村16眼深井,純井灌區,人均純收入4000元。
我們村黨組織的建立與共和國同歲,成立于1949年10月,現有黨員29名。改革開放前,全村以種植糧棉為主,由于水利條件差,產量低,且有旱地300余畝,生產力落后,嚴重制約我村的經濟發展;改革開放后,支村委一班人及全體村民克服一切困難,大搞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旱地變水地,機井數量翻了近兩倍,及大的改善了群眾生產生活條件,提高了群眾的生產生活水平。
隨著黨在農村改革措施的不斷完善,新農村建設步伐的不斷加快,支村委一班人大膽創新,銳意進取,引導群眾調整產業結構,形成了以梨果為主的產業結構調整。2011年全村緊梨果一項收入上千萬元,外出經商務工人員400余人,每年可拿回千萬元。
2009年到2010年是我村發展創新的黃金時期,支村委一班人克服一切困難,通過各種渠道,引資金、爭項目,先后完成1800平米文化健身廣場建設,支村委辦公房屋8間,全村群眾吃水管網改造工程全面峻工,大小巷道硬化全面鋪開,及大的調動了干部群眾投身新農村建設的積極性。
2011年是我村新一屆支村委班子的開局之年,面臨新的課題,籌措資金繼續巷道硬化工程和排水工程,解決群眾出行難問題,感化我村到李漢1.74公里道路,讓群眾出行方便,讓果商運營暢通無阻。
總之,我們支村委一班人,在上級黨委的正確領導下,有決心、有信心讓東三里村面貌徹底改觀,力爭齊身于新農村建設的先進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