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向陽店村 | 隸屬:向陽鎮 |
區劃代碼:140108100208 | 代碼前6位:140108 |
行政區域:山西省 | 地理分區:華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晉A |
長途區號:0351 | 郵政編碼:030000 |
城鄉分類:主城區 | 分類代碼:111 |
地名由來:
地處太原盆地北緣,地勢北高南低,成緩坡狀。北靠臥龍崗大梁,背風向陽,故名。
基本介紹:
向陽店是尖草坪區人口最大的村,地處尖草坪區西北。東至江陽化工廠、二電廠;西傍汾水;南至迎新街辦所屬北固碾村;北至柏板鄉所屬上薛村、宇文村。區域面積8000余畝,其中住宅占地1600余畝,是向陽鎮政府所在地。總人口8100余人,其中農業人口6300余人。村黨委下轄10個支部,黨員175名。
向陽店歷史悠久,文化底蘊豐厚。是清末重鎮,店之稱也是由此而來,與陽曲縣所屬的北小店,小店區政府所在地南小店在當時并稱“三店”,在晉商文化的歷史長河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每逢農歷的三、六、九日,晉北各地騾馬商販、糧販會集與此,是當時的最主要的交通工具騾馬和糧食的集散地。至今流傳著的一句諺語:“馱不完的西八
歷史沿革:
解放初屬陽曲縣。
1958年8月,我國全面開展人民公社化運動,實行政社合一、撤鄉建社,農業生產合作社改稱生產大隊。
實行生產資料分別歸公社、生產大隊、生產隊三級組織所有的體制。
1970年屬北郊區。
1983年10月,實行政社分開,恢復鄉,建立鄉人民政府。
同時,生產大隊更名為村,撤銷生產大隊管理委員會,選舉產生村民委員會。
1998年劃歸尖草坪區。
周邊相關:
向陽店村附近有太原市森林公園、中華傅山園、太原崛圍山風景區、中北大學、宇文山莊農家樂莊園、山西私立進山學校舊址等旅游景點,有龍須拉面、刀撥面、山西粉蒸肉、百花稍梅、全晉醬梅肉、老鼠窟元宵等特產,有六味齋醬肘花傳統生產工藝、乾和祥茉莉花茶融淬技藝、傅山童子雞、刀撥面和蘸片子傳統制作技藝、拔花花、南少林五行拳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