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中廟村 | 隸屬:神農鎮 |
區劃代碼:140581103227 | 代碼前6位:140581 |
行政區域:山西省 | 地理分區:華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晉E |
長途區號:0356 | 郵政編碼:048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據石碑記載,下臺原名夏泰,謂山明水秀,樹木郁蔥,夏季涼爽,百姓生活于此,有安然舒坦之意。出團池村有一條土黃色的嶺似臥龍的觸角向西北延伸,其中有三處地勢較高,素有“三臺”之稱,此村為下臺,故名下臺。因該村有敕建古中廟,2003年7月3日,將下臺改為中廟。
榮譽排行:
2023年11月,山西省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命名中廟村為2023-2025年山西省衛生村。
2019年6月,中廟村被列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基本介紹:
古中廟位于市區東北10.5公里神農鎮下臺村。坐北面南,二進院落。中軸線上有:山門、無梁殿、正殿,兩側建廂房、配殿、山門外有東西戲樓各四間。山門西側有磚券偏門一座,額“炎帝中廟”,原為廟的入口。2006年5月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廟為炎帝廟的一部分,據碑文記載,炎帝廟建于羊頭山,
下臺村為中廟,下廟建于高平城關。創建年代不詳,元明清歷代均有修繕,現存無梁殿為元代建筑,其余皆清代重建。
寺內主體建筑無梁殿(又稱獻亭),創建年代不詳,現存建筑為元制,因殿內不設梁栿而俗稱無梁殿。石砌臺基高1.20米,面闊一間、進深一間,單檐歇山頂,筒板布瓦屋面,四架椽屋,周椽施用大額
歷史沿革:
清代實行都里制,屬第三都;1912年廢都里制,為區村制,先后屬五區(陳區)、六區(三甲);1956年至1983年先后設下臺鄉、下臺慶祝農業生產合作社、管理區、生產大隊,屬下臺鄉、團池管理區、團池工作區、三甲工作區、團池人民公社。
1984年5月25日政社分開,設下臺村村民委員會,屬團池鄉;2000年7月11日屬神農鎮。
2003年3月3日,設中廟村村民委員會,屬神農鎮。
周邊相關:
中廟村附近有高平炎帝陵、丹朱嶺工業旅游區、喜鎮蘇莊景區、臥龍灣景區、清云寺生態公園、長平古戰場遺址等旅游景點,有晉城荊條花蜂蜜、高平大黃梨、高平燒豆腐、豬頭肉疙夾火燒、羊肉李圪抓、豬皮凍等特產,有武氏正骨法、潞綢織造技藝、中醫正骨療法(武氏正骨療法)、神農高蹺、高平剪紙、高平秧歌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