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地南頭村 | 隸屬:蔭城鎮 |
區劃代碼:140404102235 | 代碼前6位:140404 |
行政區域:山西省 | 地理分區:華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晉D |
長途區號:0355 | 郵政編碼:046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地南頭,在元代實行閭甲制時,屬“一閭三甲”的管轄,該村居此“甲地”的最南頭,故名。
基本介紹:
地南頭村位于長治縣東南山區老普山腳下,西距長陵公路200米,交通十分便利,全村現有151戶,560余口人,耕地面積580畝,共分三個居民小組,共有黨員23名。
在認真學習“-”會議精神中,集中廣大黨員集中學習、分析查找,存在問題,落實各項整改措施,極大地增強了黨支部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從而更加激發支村委一班人干好本職工作的決心。
地南頭村與北王慶村、河東村、工農莊村、峰上掌村、坡頭村、雙崗村、河南村、李坊村、南王慶村、王慶村、唐王嶺村、中村村、王坊村、內王村相鄰。
歷史沿革:
明清時期實行都里制,屬八諫鄉守信都。
民國,在明清四鄉(太平、五龍、雄山、八諫)基礎上實行編村制,也稱區村鎮制,屬縣三區(駐地蔭城)坡頭編村、為主村,窟窿莊(工農莊)、峰山掌(峰上掌)、河東、唐王嶺、上西溝、下西溝、后坡、地南頭、河西、武家坡為附村,也稱聯合村。
1949年,沿用區、村、鎮制。
1953年,撤區設鄉,實行鄉村制,屬縣四區(駐地蔭城)窟窿莊鄉(工農莊),下轄武家坡、地南頭、河東、河西。
19
周邊相關:
地南頭村附近有振興小鎮景區、長治五鳳樓、北和炎帝廟、天下都城隍廟、長治縣黎都公園、慈禧系列紀念地等旅游景點,有上黨高粱、上黨臘驢肉、壺關西柏林豆腐、西陜韭菜、上黨“澆肉面”、長治青柿等特產,有西火秧歌、八義窯紅綠彩瓷燒制技藝、上黨樂戶班社、上黨臘驢肉制作技藝、鐵禮花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