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馬召鎮 | 隸屬:周至縣 |
區劃代碼:610124103 | 代碼前6位:610124 |
行政區域:陜西省 | 地理分區:西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陜A |
長途區號:029 | 郵政編碼:710000 |
轄區面積:約78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3.42萬人 |
人口密度:約438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2個社區、17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馬召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東漢名儒馬融在此被漢安帝征召,拜校書郎,邑人榮之。…[詳細] |
安富園社區 | ~002 | 特殊區域 | 因遷移而得名。希望搬遷群眾在此安居樂業,生活富裕。安富園社區的居民自治組織![詳細] |
東火村 | ~200 | 鎮中心區 | 建國初,村民干社會主義熱火朝天且村位置處東而得名東火。…[詳細] |
崇耕村 | ~201 | 鎮鄉結合區 | 該村因崇倍巷、崇仁巷、耕德巷(崇尚耕耘)而得名![詳細] |
金盆村 | ~204 | 村莊 | 因該村四面環山,中間低平如盆,且土沃年豐,風景優美而得名。…[詳細] |
涌泉村 | ~206 | 村莊 | 涌泉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紅崖頭村 | ~208 | 村莊 | 因古時該村一邊土崖呈紅色而得名。明天順四年(1460年)得名,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設馬召鎮,1958年設馬召公社紅崖頭生產大隊。1984年更名為…[詳細] |
焦樓村 | ~209 | 村莊 | 焦樓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郭寨村 | ~210 | 村莊 | 郭寨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紀聯村 | ~211 | 村莊 | 紀聯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上馬村 | ~213 | 村莊 | 黃巢義軍在此屯養大批戰馬,并由此上馬而得名![詳細] |
四群村 | ~214 | 村莊 | 因四群村(四個自然村組成)而得名,取群策群力之意![詳細] |
群三興村 | ~218 | 村莊 | 因下設三個自然村而得名。1958年為馬召公社群三興生產大隊。1984年更名為群三興村民委員會,2016年,縣政府批復合并村,得名群三興村民委員會地名,…[詳細] |
群興村 | ~219 | 村莊 | 清雍正《重修樓觀說經臺碑記》分四女冢北堡、南堡,后改為現名。寓意興旺發達![詳細] |
仁煙村 | ~222 | 村莊 | 周幽王西征,駐兵此地,埋鍋造飯,人聲鼎沸,炊煙裊裊,始有人煙,后形成村莊而得名![詳細] |
棗林村 | ~223 | 村莊 | 相傳此地古時野生棗樹成林,成村后,取名棗林村。…[詳細] |
辛口村 | ~224 | 村莊 | 因傳說中的陳倉女(皇后)探親題“辛”字而得名。…[詳細] |
虎峪村 | ~226 | 村莊 | 因虎峪村(古時峪內有人養虎)而得名。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得名。1958年為馬召公社虎峪生產大隊。1984年,隊改村,為虎峪村民委員會。2016年…[詳細] |
富饒村 | ~228 | 村莊 | 因土地肥沃,豐衣足食,又在東富饒之西而得名![詳細] |
地名由來:
因東漢名儒馬融在此被漢安帝征召,拜校書郎,邑人榮之,故名。
馬融(79~166年),字季長,東漢著名經學家,扶風茂陵(今陜西興平東北)人。其父馬嚴做過將作大匠,負責修建宗廟宮室陵園等工程。 馬融年輕時曾向當時學者摯恂學習儒家經典,并娶其女為妻。永初二年(108),大將軍鄧騭慕名召他為舍人(親近隨從…… 馬融詳細信息++
基本介紹:
周至縣轄鎮。縣獼猴桃生產科研基地。民國設馬召鎮,1949年設馬召區馬召鄉,1958年為管理區,1960年設馬召公社,1984年改鄉,1996年改鎮。位于縣城南,距縣城10公里。面積78平方公里,人口3.6萬。108國道貫穿南北,南環公路沿山而過。南部是淺山區,北部是渭河平原。轄金盆、桃李坪、涌泉、武興、虎峪、熨斗、辛口、倉峪、東火、中興、崇耕、棗村、仁煙、三家莊、上孟家、群三興、群興、西富饒、東富饒、紀家、郭家寨、上馬、營西、四群、營東、焦家樓、紅崖頭、湯房28個村委會。農產有水稻、小麥、玉米、豆類。有肉牛、生豬、食用菌、禽蛋、水產養殖。鄉鎮企業以炊事機械、紙張為主。鎮政府所在地馬召,是黑峪山
榮譽排行:
2024年8月,入選西安市2023年度耕地保護激勵單位名單。
2023年12月,2023年陜西省鎮(村)級林長制示范點名單公布,馬召鎮榜上有名。
2023年10月,馬召鎮被確定為陜西省第三批全省鄉村治理示范鎮。
2023年8月,農業農村部、財政部發布首批國家農業產業強鎮名單,馬召鎮(獼猴桃)榜上有名。
2020年7月,全國愛衛會命名馬召鎮為2017-2019周期國家衛生鄉鎮(縣城)。
2016年7月,農業部認定馬召鎮為第六批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周至獼猴桃)。
文化旅游:
仙游寺位于中國南北分界線秦嶺終南山黑水河之黑龍潭畔,是陜西周至縣隋唐時期存留下來的名勝古跡;是歷代關中地區佛教活動勝地之一;是唐宋以來文人學士聚游之所;是史詩《長恨歌》的誕生地;是中國千年前
仙游寺法王塔座落于中國西北部陜西省西安市周至縣境內的終南山山麓,是一座建于隋代(公元581~618年)的磚質佛塔。仙游寺始建于隋開皇十八年(公元599年)。仁壽元年(公元601年),隋文帝楊
中共周至縣地下黨工作委員會舊址-知行小學位于周至縣馬召鎮涌泉村涌泉寺,年代為近現代。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涌泉寺遺址。建設控制地帶:遺址四周外延30米。
定空寺遺址位于周至縣馬召鎮團標峪內,年代為清代。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頭天門及塔林基址外延20米,其他各遺址外延20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四周各外延20米。
歷史沿革:
唐宋時為仙游鄉。
明清時為馬召里、金仙里。
清乾隆時設馬召鎮。
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后,為馬召所、馬召區、馬召鄉、馬召聯保。
1949年,設為馬召鄉。
1958年,成立馬召公社。
1984年,復改鄉。
1994年,復設為馬召鎮。
周至獼猴桃組織是由具有多年的研發、育種、種植、培育、護理、銷售經驗的專業人士共同創建的一種新型農業產業機構。地處位置離國家級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有一條渭河之隔,東距西安市82公里,西距寶雞86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