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云蓋寺鎮 | 隸屬:鎮安縣 |
區劃代碼:611025113 | 代碼前6位:611025 |
行政區域:陜西省 | 地理分區:西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陜H |
長途區號:0914 | 郵政編碼:711400 |
轄區面積:約209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14萬人 |
人口密度:約55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2個社區、6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云鎮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因所處地山脈較多云霧繚繞得名。1960年成立云鎮公社云鎮大隊、豐巖大隊、花園大隊。1984年改為云鎮鄉云鎮村、豐巖村、花園村。1997年云蓋寺鄉改為云…[詳細] |
花園社區 | ~002 | 鎮中心區 | 此處建立花園小區千戶移民搬遷點而得名。2021年11月9日,經《鎮安縣人民政府關于將云蓋寺鎮花園小區等2個移民搬遷點單獨設立城市社區和云蓋寺鎮巖灣村等…[詳細] |
巖灣社區 | ~003 | 鎮中心區 | 因地處梁山大灣里,但巖石較多得名。1960年成立云鎮公社古道大隊、巖灣大隊、三豐大隊、三殿大隊。1984年改為云蓋寺鄉古道村、巖灣村、三豐村、三殿村。…[詳細] |
西華村 | ~209 | 鎮鄉結合區 | 因地處鎮安縣云蓋寺鎮西邊的大山溝里故名。…[詳細] |
東洞村 | ~212 | 村莊 | 此地因地理位分為東、西兩處峽谷,名東洞峽,西洞峽,本村位于東邊峽口,故名東洞村。…[詳細] |
金鐘村 | ~217 | 村莊 | 村中原有一大圣廟,廟內有一口大金鐘,故名金鐘村。…[詳細] |
黑窯溝村 | ~219 | 村莊 | 因古時溝內古木林立,枝繁葉茂,遮天如日,猶如燒木炭之黑窯故名。…[詳細] |
西洞村 | ~220 | 村莊 | 此地因地理位分為東、西兩處峽谷,名東洞峽,西洞峽,本村位于西邊峽口,故名西洞村。…[詳細] |
地名由來:
因境內唐代所建云蓋寺得名。
基本介紹:
云蓋寺鎮位于鎮安縣城西19公里處,北與柞水相鄰,總面積達209平方公里。耕地20080畝,經濟林畝19600畝,基本田18010畝,轄9個行政村52個村民小組3580戶13440人。屬典型亞熱帶季風性氣候,以風凸嶺為脊線,分為縣河和旬河流域,平均海拔830米,年均氣溫12.8攝氏度。境內目然資源豐富,有金礦、釩礦、鐵礦等礦產分布,尤期是團二釩礦儲量居西北之首。有唐朝建筑云蓋寺大廟,清朝建筑劉家大院子,李白曾遠游的白侍朗洞等旅游景點,有廣闊的開發前景。
近年來,云蓋寺鎮黨委、政府按照與時俱進促黨建,強化基礎抓旅游,依托路域興三產,優化環境辦鄉企,因地制宜調結構,以民為本爭投入的工作思路
榮譽排行:
2023年12月,云蓋寺鎮被確定為陜西省2023-2025年非遺特色示范鎮。
2022年9月,云蓋寺鎮被命名為第二批陜西省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示范鄉鎮(街道)。
2021年11月,云蓋寺鎮入選陜西省鄉村振興示范鎮。
2020年7月,全國愛衛會命名云蓋寺鎮為2017-2019周期國家衛生鄉鎮(縣城)。
2017年8月,云蓋寺鎮被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認定為第二批全國特色小鎮。
2014年7月,云蓋寺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文化旅游:
云蓋寺及云蓋寺鎮老街時代:明——清地點:鎮安縣云蓋寺鎮云鎮街保護范圍:(1)東區:東至云蓋寺鎮后街,西至縣河,南至云蓋寺鎮小學北邊,北至云蓋寺后半邊街(東西段)。(2)西區:東至縣河(與東區
鎮安劉氏民居時代:清地點:鎮安縣云蓋寺鎮黑窯溝村保護范圍:(1)東院:東至劉氏民居后檐以東30米,西至劉氏民居道場坎外30米,南至劉氏民居以南30米,北至劉氏民居以北30米;(2)西院:東至
太陽山乾初洞摩崖題刻時代:宋地點:鎮安縣云蓋寺鎮巖灣村A區:東側延伸100米,西至公路東邊,南至洞口以南50米,北至洞口以北50米。B區:東從A區外延100米,西同A區,南、北各外延120米
歷史沿革:
1949年11月,設云和鄉。
1958年,改云和管理區。
1961年,成立云和鎮公社。
1984年,改云蓋寺鎮。
1997年5月,紅洞鄉并入。
云蓋寺掛面是陜西商洛鎮安縣的特產。云鎮掛面產自陜西省鎮安縣云蓋寺鎮,是遠近聞名的土特產。面條經過和面,發酵,搓條,盤條,上桿,發汗,扯面,晾曬等多道工藝純手工制作。產出的面條最細的如發絲,粗的可達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