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金鎖關村 | 隸屬:金鎖關鎮 |
區劃代碼:610203104200 | 代碼前6位:610203 |
行政區域:陜西省 | 地理分區:西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陜B |
長途區號:0919 | 郵政編碼:727000 |
城鄉分類:鎮鄉結合區 | 分類代碼:122 |
地名由來:
因村委會坐落于金鎖關故此命名。駐地占為關中北部“襟喉要塞”,取堅固如鎖之意得名金鎖關,有“金鎖天塹”之譽。
榮譽排行:
2019年12月,陜西省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命名金鎖關村為2019年度陜西省省級衛生村。
基本介紹:
金鎖關村是陜西省銅川市印臺區金鎖關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區劃代碼為610203104200,居民身份證號碼前6位為610203。郵政編碼為727000,長途電話區號為0919 ,車牌號碼為陜B。金鎖關村與紙坊村、窯洞社區、何家坊村、新街社區、烈橋村、石頭坡社區、崔家溝村、崔礦社區、徐家溝村、金鎖關社區、袁家山村、柳樹臺村、玉華村、背塔村相鄰。
文化旅游:
金鎖關關址及題刻時代:明、清地址:銅川市印臺區金鎖關鎮金鎖關村、宜君縣哭泉鄉寨里坡村保護范圍:(1)金鎖關關址:東至王家原山下,西至210國道,北至銅水河,南至金鎖道班。(2)題刻:題刻本體
歷史沿革:
成立于1958年9月,原名高崖底大隊;1966年6月,改稱為向陽大隊;1972年恢復高崖底大隊;1981年3月改稱為金鎖關大隊;1984年8月金鎖關大隊更名為金鎖關村村民委員會,轄金鎖關、南灣、高崖底、馬蓮灘四個生產隊。
2009年8月3日金鎖關組集體農轉非,劃歸金鎖關社區管轄;2016年9月將半截溝村村民委員會撤銷,并入金鎖關村村民委會。
周邊相關:
金鎖關村附近有金鎖關關址及題刻、陳爐古鎮、玉華宮、金鎖關石林、孟姜女祠、周陵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等旅游景點,有陳爐酸湯饸饹、九州龍蘋果、折花鍋盔、蕎面圪坨羊腥湯、九九紅柿子醋、銅川蘋果等特產,有對對戲、布堆畫、秧歌戲、排燈舞、宜君農民畫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