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陳爐鎮 | 隸屬:印臺區 |
區劃代碼:610203100 | 代碼前6位:610203 |
行政區域:陜西省 | 地理分區:西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陜B |
長途區號:0919 | 郵政編碼:727000 |
轄區面積:約99.7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9253人 |
人口密度:約93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2個社區、13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上街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因駐地在陳爐鎮東側稍高,故稱上街。1962年成立上街居委,水泉頭居委,隸屬陳爐公社管轄;2002年6月兩個居委合并為上街社區居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 |
咀頭社區 | ~004 | 鎮中心區 | 2002年6月,將坡子,灣里、咀頭三個居委會合并,故社區名字沿用以前咀頭二字。…[詳細] |
穆家莊村 | ~200 | 村莊 | 據傳約于清乾隆三十年(1765),居住者多為穆姓而命名。…[詳細] |
雙碑村 | ~201 | 村莊 | 據1944年《同官縣志》記載,舊有清乾隆進士崔乃鏞銘碑兩座而命名。…[詳細] |
那坡村 | ~202 | 村莊 | 1958年11月因公社化成立那坡大隊,1965年上半年由高坪公社劃入陳爐公社管轄,1983年5月因政社分設試點改為那坡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 |
北溝村 | ~203 | 村莊 | 據查,北溝村1958年成立北溝大隊,下轄北溝、水溝、石崖、宋崖四個自然村;1983年因政社分設試點改為陳爐鄉北溝村村民委員會;1986年撤鄉設鎮改為陳…[詳細] |
永興村 | ~206 | 村莊 | 永興大隊成立于1958年,一直屬于陳爐鎮轄。2016年9月原關咀村整體劃入。…[詳細] |
馬科村 | ~207 | 村莊 | 馬科大隊成立于1958年;1967年文革時期改為陳爐人民公社朝陽大隊;1970年更名為陳爐公社馬科大隊;1983年改為陳爐鄉馬科村村民委員會;1986…[詳細] |
馬家河村 | ~208 | 村莊 | 1983年5月因政社分設試點改為陳爐鄉馬家河村村民委員會;1986年撤鄉設鎮后改名陳爐鎮馬家河村村民委員會至今。…[詳細] |
雷家坡村 | ~209 | 村莊 | 1949年成立雷家坡管片;1956年由雷家坡管區改為雷家坡大隊,所管轄范圍祁家溝前村,后村,崖堯,東梁,酒店,黃古寨、雷家坡、芋園、溝口;1983年5…[詳細] |
潘家河村 | ~210 | 村莊 | 1958年因公社化成立潘家河大隊;1983年5月因政社分設試點改為陳爐鄉潘家河村村民委員會;1986年撤鄉設鎮更名為陳爐鎮潘家河村村民委員會,中間再無…[詳細] |
育寨村 | ~211 | 村莊 | 1958年11月因公社化成立育寨大隊;1983年5月因政社分設試點改為育寨村村民委員會;2016年9月原羅山、林場村整體并入至今。…[詳細] |
上店村 | ~212 | 村莊 | 據傳,上店設鎮在金元時期,但無據考證,至今《同官縣志》及村內碑記為證。據明版《同官縣志》記載,明初銅官縣設22里,其中有南陽里。弘治十二年,并13里,…[詳細] |
棗村村 | ~215 | 村莊 | 棗村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立地坡村 | ~217 | 村莊 | 據傳,立地坡宋朝初年建鎮,至今已有一千零二十年。1958年11月因公社化成立立地坡大隊;1983年5月因政社分設試點改為立地坡村委會;2016年9月原…[詳細] |
地名由來:
陳爐鎮因“陶爐陳列”而得名。
基本介紹:
陳爐鎮地處陜西省銅川市市區東南20公里處,轄兩個社區,18個行政村、68個村民小組,全鎮總面積99.7平方公里,人口1.98萬人。陳爐鎮制瓷已有1400年的歷史,是宋元以后著名的古耀州窯延續生產的唯一窯場。陳爐,因“陶爐陳列”而得名,并逐漸發展成為陜西乃至西北最大最重要的制瓷窯場和瓷業 生產基地。千百年來,陳爐鎮瓷業興盛,爐火不熄,這在中國陶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堪稱“東方古陶生產的活化石”,有“東方陶瓷古鎮”之譽,是陜西省命名的文化藝術之鄉中唯一的陶瓷之鄉。
陳爐鎮山川秀美,景色宜人,陶瓷文化歷史悠久,積淀深厚,自古人文古跡薈萃,是古同官縣集陶瓷生產、商貿交流、文物旅游之勝地。史載
榮譽排行:
2023年12月,陳爐鎮被確定為陜西省2023-2025年非遺特色示范鎮。
2021年11月,省文化和旅游廳命名陳爐鎮為2021-2023年度陜西省民間文化藝術之鄉(耀州陶藝)。
2021年11月,陳爐鎮入選陜西省鄉村振興示范鎮。
2021年10月,陳爐鎮被文化和旅游部命名為2021-2023年度“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陶藝)。
2020年7月,全國愛衛會命名陳爐鎮為2017-2019周期國家衛生鄉鎮(縣城)。
2014年7月,農業部認定陳爐鎮為第四批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陳爐陶瓷)。
2014年7月,陳爐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2009年8月,陜西省人民政府公布陳爐鎮為陜西省重點鎮。
2008年10月,陳爐鎮入選為第四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文化旅游:
陳爐古鎮(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陶瓷燒制技藝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被國家文化部評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陳爐在陜西省銅川市印臺區東南30華里的山顛上,全鎮總面
立地坡窯址·宋~明·銅川市印臺區陳爐鎮立地坡村。保護范圍:東至坡前階地以東80米,西至寺坡坡底以西80米,南至寺坡轉彎處以南40米,北至瓦窯溝邊以北40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東、西外延1
陳爐紅二方面軍活動舊址時代:1937年地址:銅川市印臺區陳爐鎮保護范圍:灣里司令部舊址、清涼寺司令部舊址、黨代會舊址、指揮部舊址所在院落范圍內。2018年,陳爐紅二方面軍活動舊址被陜西省人民
雷家坡窯神廟位于印臺區陳爐鎮雷家坡村,年代為清。2017年4月24日,銅川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四批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窯神廟建筑所在整個高臺。建設控制地帶:雷家坡小學整個院落。
立地坡三圣閣時代:元、清地址:銅川市印臺區陳爐鎮立地坡村保護范圍:建筑基底四周外延10米。建設控制地帶:北至黃陳公路,東、南、西三面至場院外沿。2014年,陳爐鎮立地坡村被陜西省人民政府公布
歷史沿革:
明末建鎮。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設陳爐區。
1958年,設陳爐鎮,屬銅川市轄鎮;9月,成立東風公社;12月,并入城關公社,為陳爐管理區。
1961年,更名陳爐公社。
1980年4月,屬銅川市郊區。
1983年5月,改設鄉。
1986年5月,復設鎮,轄18行政村、5社區。
2000年4月,屬印臺區,轄18行政村、2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