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安吳鎮 | 隸屬:涇陽縣 |
區劃代碼:610423113 | 代碼前6位:610423 |
行政區域:陜西省 | 地理分區:西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陜D |
長途區號:029 | 郵政編碼:712000 |
轄區面積:約42.4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3.33萬人 |
人口密度:約785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22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岳家村 | ~200 | 村莊 | 1980年為岳家村大隊管理委員會,1984年為岳家村村民委員會。…[詳細] |
中山村 | ~201 | 村莊 | 1980年為中山村大隊管理委員會,1984年為中山村村民委員會。…[詳細] |
四羅溝村 | ~202 | 村莊 | 1980年為四羅溝村大隊管理委員會,1984年為四羅溝村村民委員會。…[詳細] |
王家村 | ~203 | 村莊 | 王家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毛家村 | ~208 | 村莊 | 1980年為毛家村大隊管理委員會,1984年為毛家村村民委員會。…[詳細] |
竹園張村 | ~210 | 村莊 | 1980年龍泉公社茹家大隊龍泉鄉竹園張村,龍泉鄉與蔣路鄉合并為安吳鎮竹園張村村民委員會至今。…[詳細] |
茹家村 | ~214 | 村莊 | 1980年為茹家村大隊管理委員會,1984年為茹家村村民委員會。…[詳細] |
雒仵村 | ~215 | 村莊 | 1980年為雒仵村大隊管理委員會,1984年為雒仵村村民委員會。…[詳細] |
龍源村 | ~219 | 村莊 | 1980年為龍源村大隊管理委員會,1984年為龍源村村民委員會。…[詳細] |
徐家崖村 | ~220 | 村莊 | 1980年為徐家巖村大隊管理委員會,1984年為徐家巖村村民委員會。…[詳細] |
姚家村 | ~221 | 村莊 | 1980年為姚家村大隊管理委員會,1984年姚家為村村民委員會。…[詳細] |
馬家村 | ~222 | 村莊 | 馬家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安吳村 | ~223 | 村莊 | 1980年為安吳村大隊管理委員會,1984年為安吳村村民委員會。…[詳細] |
張溝村 | ~224 | 村莊 | 1980年為張家溝村大隊管理委員會,1984年為張家溝村村民委員會。…[詳細] |
蔣路村 | ~225 | 鎮中心區 | 1962年為蔣路公社蔣路村,1968年為紅旗公社向陽大隊革命委員會,1984年為蔣路村村民委員會。…[詳細] |
甘澤堡村 | ~226 | 村莊 | 甘澤堡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高村村 | ~227 | 村莊 | 高村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東山莊村 | ~228 | 村莊 | 東山莊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薛家村 | ~229 | 村莊 | 1980年為薛家村大隊管理委員會,1984年為薛家村村民委員會。…[詳細] |
羅崖村 | ~230 | 村莊 | 羅崖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崇德村 | ~232 | 村莊 | 1980年為崇德村大隊管理委員會,1984年為崇德村村民委員會。…[詳細] |
李家莊村 | ~233 | 鎮中心區 | 1980年為李家莊村大隊管理委員會,1984年為李家莊村村民委員會。…[詳細] |
地名由來:
唐初,吳姓人于一座寺庵前建村,故名庵吳堡,后以同音稱安吳堡。因轄區內安吳堡村而得名。
基本介紹:
涇陽縣:撤銷龍泉鄉、蔣路鄉合并設安吳鎮
龍泉鄉地處涇陽縣東北部。東北靠三原縣、南隔冶峪河與云陽鎮接壤,西連蔣路鄉。總面積42.4平方公里,轄19個村委會,人口2.17萬,耕地面積3.8萬畝。龍泉鄉主導產業有蔬菜、果品、建筑等。蔬菜種植面積1萬余畝,建有占地150余畝的龍泉蔬菜批發市場。果品面積2000余畝,主要有蘋果、桃、大棗、葡萄等品種。建筑業起步較早,龍泉建筑總公司下屬20個建筑隊,工程遍布省內大中城市。2002年,全鄉國內生產總值1.2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600元。龍泉鄉機構設置為四辦五站所,四辦是黨政辦公室、社會事務辦公室、經濟發展辦公室、財稅辦公室;五站所是綜合服務站,文化廣
榮譽排行:
2015年12月,陜西省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命名安吳鎮為2015年度陜西省省級衛生鄉鎮。
2014年7月,安吳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文化旅游:
唐崇陵在今陜西省涇陽縣西北20公里嵯峨山上,崇陵依山為陵,居高臨下,山環水抱,墓冢高突,全用方型和長方型青石迭砌而成,石塊鑿出凹槽,卡有鐵拴板,澆灌鐵汁,極為堅固。陵園有四門,均有石獅一對,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陜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咸陽城北45公里處涇陽縣安吳鎮安吳堡村。是在中共中央青年工作委員會領導下,以西北青年救國聯合會的名義,在當時的國民黨統治區陜西省涇陽縣
淡村經幢位于涇陽縣安吳鎮淡村村,類別為石刻。淡村經幢為涇陽縣第一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王徵墓,建于明代,位于新興鎮(原張家坳鄉)官道村東南。王徵(1570—1644),陜西涇陽人,天啟二年(1622)進士,歷任直隸廣平府推官、南直隸揚州府推官、山東按察使司僉事。在揚州時結識德
李家村防衛樓時代:清地點:涇陽縣龍泉鄉西李家村保護范圍:建筑四周圍墻各向外延伸10米。建設控制地帶:A區四周分別向外延伸10米。2008年,李家村防衛樓被陜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五批省文物保護
歷史沿革:
1949年前,分屬云陽、魯橋鄉轄。
1950年后,分屬四、五區轄。
1956年,撤區并鄉,設為蔣路鄉、龍泉鄉。
1958年12月,為云陽公社蔣路、龍泉管理區。
1961年,成立蔣路、龍泉公社。
1984年5月,恢復鄉建制為蔣路鄉、龍泉鄉。
2011年9月,撤銷龍泉鄉、蔣路鄉,合并設立安吳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