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仙河鎮 | 隸屬:旬陽市 |
區劃代碼:610981114 | 代碼前6位:610981 |
行政區域:陜西省 | 地理分區:西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陜G |
長途區號:0915 | 郵政編碼:725000 |
轄區面積:約110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51萬人 |
人口密度:約137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3個社區、7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觀莊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因古建筑物得名,境內有一觀音庵、董家莊而取名。位于觀莊社區,故名。…[詳細] |
吉家莊社區 | ~002 | 村莊 | 1950年,稱何家村;1955年,稱光明農業社;1958年,改稱光明大隊;1985年,更稱吉家莊村;1998年,原張蘭溝村、武家梁村、吉家莊村合并,稱…[詳細] |
尖山社區 | ~003 | 村莊 | 1956年,稱朝星農業社;1966年,改稱上游大隊;1985年,更稱尖山溝村;1998年,將原黃家山村與尖山溝村合并,稱尖山溝村村民委員會;2005年…[詳細] |
牛家陰坡村 | ~200 | 村莊 | 牛家陰坡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仙河口村 | ~201 | 村莊 | 1950年,稱韋家村,1955年,稱南明農業社;1961年,稱仙河大隊;1966年,改稱新勝大隊;1984年,更稱仙河口村村民委員會;1998年,將原…[詳細] |
竹園河村 | ~204 | 鎮鄉結合區 | 因植物和地形地勢得名,村中河邊多竹林。1950年,稱竹園村;1955年,稱四明農業社;1966年,改稱前進大隊;1985年,更稱竹園河村;1998年,…[詳細] |
王坪村 | ~208 | 鎮鄉結合區 | 1949年,屬觀音鄉第七村;1958年,改稱前旺大隊;1985年,更稱王家坪村;1998年,將原帽兒溝村與王家坪村合并,稱王坪村村民委員會;2005年…[詳細] |
黃泥溝村 | ~210 | 村莊 | 1949年,屬西溝鄉孫家村;1958年,稱前大隊;1967年,改稱中華大隊;1980年,稱黃泥溝大隊;1998年,將原松林村與黃泥溝村合并,稱黃泥溝村…[詳細] |
西溝村 | ~212 | 村莊 | 西溝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大龍王溝村 | ~216 | 村莊 | 1956年,屬牛星農業社、雙星農業社、明星農業社、銀星農業社;1966年,屬建筑大隊,群力大隊、慶豐大隊、火炬大隊、高明大隊;1985年,屬小龍王溝村…[詳細] |
地名由來:
因仙河穿境而過,清代稱仙河鋪,今為鎮名。
基本介紹:
仙河鄉位于旬陽東部,因貫穿全境的仙河水而得名,東面以玉皇殿、黃龍觀、界牌石為界與湖北景陽鄉接壤;西面以雞冠寨、干柴埡、小尖山為界分別與蜀河鎮、廟坪鄉接壤;南面以漢江、罐溝為界與蜀河鎮接壤;北面以牛心石為界與湖北省鄖西縣關防鄉接壤。全鄉總面積110平方公里。37公里的蜀牛公路貫穿全境,分別與湖北關防鄉、景陽鄉交匯。全鄉共5657戶,22823人。屬亞熱帶季風氣候。1996年10月,由原來仙河、觀音、尖山三個鄉合并而成,1997年由原來的36個村合并為現在的19個行政村,由原來的155個村民小組合并為現在的98個村民小組。居民以漢族為主,回族人口僅有幾戶,分布在大溝村。
仙河鄉是一個農
文化旅游:
武家后灣遺址時代:新時器時代—南北朝地址:安康市旬陽縣仙河鎮仙河口村保護范圍:東、南、西、北四面至民房。建設控制地帶:東面外延至公路,西面至山根,南、北各外延50米。2014年,武家后灣遺址
歷史沿革:
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后,屬弘道鄉第十三、十四保。
1950年,改設仙河、竹園兩鄉。
1958年,成立仙河公社。
1984年,改設仙河鄉,屬蜀河區轄。
1996年,仙河、觀音、尖山3個合并為仙河鄉。
2010年,改稱仙河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