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灞橋街道 | 隸屬:灞橋區 |
區劃代碼:610111007 | 代碼前6位:610111 |
行政區域:陜西省 | 地理分區:西北地區 |
行政級別:街道 | 車牌代碼:陜A |
長途區號:029 | 郵政編碼:710000 |
轄區面積:約43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8.86萬人 |
人口密度:約2060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5個社區、10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建材社區 | ~001 | 主城區 | 建材社區位于灞橋鎮以東,是西安市灞橋區灞橋街道辦下屬的一個社區,東至化工溶劑廠小區,北至794礦小區,西至建材小區,南至東、西渠。社區總面秋約12平方…[詳細] |
核鍛社區 | ~002 | 主城區 | 兩安市灞橋區灞橋街道核鍛社區居委會,隸屬于西安市灞橋區社區建設指導中心和灞橋街道辦事處管理的基層社區單位之一,地處風景如畫的廣運潭北鄰,占地面積三平方…[詳細] |
灞橋街社區 | ~003 | 主城區 | 1964年成立灞橋街居委會,2001年改為灞橋街社區居民委員會,名稱沿用至今。…[詳細] |
朝陽社區 | ~004 | 主城區 | 1974年成立朝陽廠家委會,2001年成立朝陽社區居民委員會,名稱沿用至今。…[詳細] |
宋圍社區 | ~005 | 主城區 | 自2015年10月成立,一直沿用至今。…[詳細] |
香胡灣社區 | ~006 | 主城區 | 自2015年10月成立,一直沿用至今。…[詳細] |
黃鄧社區 | ~007 | 主城區 | 2017年9月成立,一直沿用至今。…[詳細] |
世園社區 | ~008 | 主城區 | 世園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11,為主城區。…[詳細] |
郝家社區 | ~009 | 主城區 | 自2018年3月成立,一直沿用至今。…[詳細] |
段家社區 | ~010 | 城鄉結合區 | 段家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12,為城鄉結合區。…[詳細] |
康秦社區 | ~011 | 主城區 | 康秦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11,為主城區。…[詳細] |
謝王社區 | ~012 | 城鄉結合區 | 謝王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12,為城鄉結合區。…[詳細] |
務莊社區 | ~013 | 城鄉結合區 | 務莊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12,為城鄉結合區。…[詳細] |
橋梓口社區 | ~014 | 城鄉結合區 | 橋梓口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12,為城鄉結合區。…[詳細] |
劉小社區 | ~015 | 城鄉結合區 | 小寨村、劉家底村合并之意。2019年成立,沿用至今。…[詳細] |
讀書村 | ~202 | 城鄉結合區 | 1958年成立老堡大隊;同年先后改為圍墻大隊、西巷大隊、后堡大隊;1966年改為讀書大隊;1983年成立讀書村村民委員會;2016年,讀書村、白廟村合…[詳細] |
方家村 | ~204 | 城鄉結合區 | 1958年成立方家村大隊,1966年改為新風大隊,1980年恢復方家村生產大隊,1982年成立方家村村民委員會,名稱沿用至今。…[詳細] |
豁口村 | ~207 | 城鄉結合區 | 1958年成立豁口大隊,1982年成立豁口村村民委員會,名稱沿用至今。…[詳細] |
香楊村 | ~220 | 城鄉結合區 | 1985年成立香楊村村民委員會,名稱沿用至今。…[詳細] |
灞橋堡村 | ~225 | 城鄉結合區 | 1958年成立灞橋堡大隊,1978年改為灞橋大隊,1981年恢復為灞橋堡大隊,1992年成立灞橋堡村村民委員會,名稱沿用至今。…[詳細] |
邵平店村 | ~230 | 城鄉結合區 | 1958年成立邵平店大隊,1967年改為先鋒大隊,1980年恢復為邵平店大隊,1983年成立邵平店村村民委員會,2016年卞家村并入邵平店村,名稱沿用…[詳細] |
東西渠村 | ~231 | 城鄉結合區 | 2016年成立,沿用至今。…[詳細] |
銅人塬村 | ~232 | 城鄉結合區 | 2016年將呂家堡村、熊家灣村合并,村名西韓新村,2018年將西韓新村更名為銅人塬村,名稱一直沿用至今。…[詳細] |
歇駕新村 | ~233 | 城鄉結合區 | 2016年將新興村、歇駕寺村合并,村名呂段新村,2018年將呂段新村更名為歇駕新村,名稱一直沿用至今。…[詳細] |
劉家底村 | ~235 | 城鄉結合區 | 1958年成立劉家底大隊,1968年改名紅心生產大隊,1980年恢復劉家底大隊,1983年成立劉家底村委會,2016年并入劉小社區,因暫未拆遷,名稱沿…[詳細] |
地名由來:
春秋時期秦穆公稱霸,改滋水為灞水并筑橋。隋、唐、明、清皆在此筑橋,故名。
基本介紹:
以長安八景之一“灞柳風雪”聞名于世的灞橋古街道位于西安市東郊,距市區約15公里,是東出西安的東大門。全街道總面積約43平方公里,人口5.1萬,轄30個行政村,耕地3.8萬畝,有中央、省、市大中型企業20余個,大中專院校5所,鄉鎮企業幾十家。 灞橋街道道路基礎設施優越,立體交通,四通八達。連接歐亞大陸橋的隴海鐵路,西康鐵路縱貫境內;108、310和312國道西臨、西閆、繞城三條高速公路交匯連接了西銅、西寶和咸陽國際機場專用線,通往全國各地,成為陜西省鐵路、公路、立體交通網絡的中心點。
灞橋街道盛產獼猴桃和葡萄等水果,是西安市草莓、葡萄彌猴桃等水果和蔬菜副食品基地,產品遠銷全國。隨著“兩高
文化旅游:
灞橋遺址位于西安市灞橋區灞橋街道灞橋街村南側,灞河河床內,屬于國家文物保護單位。灞河,古代原名滋水。春秋時期秦穆公(公元前7世紀)稱霸西戎,為了炫耀武功,才把這條河流改名灞水。灞橋是我國歷史
蔚如舊居位于灞橋街道豁口村三組。孫蔚如(1894-1979),灞橋區豁口村人,曾任國民黨三十八軍軍長,陜西省政府主席,第六戰區司令長官,民革陜西省主任,陜西省副省長,第五屆全國政協委員,國防
孫蔚如故居位于西安市灞橋區灞橋街道豁口村三組,屬于西安市文物保護單位。孫蔚如(1894-1979),灞橋區豁口村人,曾任國民黨三十八軍軍長,陜西省政府主席,第六戰區司令長官,民革陜西省主任,
歷史沿革:
清屬西安府咸寧縣。
民國設灞橋鎮和灞惠鄉。
1949年,為灞橋、霧莊、橋梓口、讀書4鄉。
1961年,合并成立灞橋公社。
1984年,改設灞橋鄉,次年改設鎮。
2004年9月,改設灞橋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