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筒車灣鎮 | 隸屬:寧陜縣 |
區劃代碼:610923106 | 代碼前6位:610923 |
行政區域:陜西省 | 地理分區:西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陜G |
長途區號:0915 | 郵政編碼:725000 |
轄區面積:約206.5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3786人 |
人口密度:約18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個社區、7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筒車灣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清光緒年間(1875—1908年),曾在汶水河灣處建有一座筒車(木輪木桶),以水為動力,提水灌田,故得名筒車灣。…[詳細] |
許家城村 | ~200 | 鎮中心區 | 1958年設長坪大隊,屬蒲河公社筒車灣管理區。1961年屬蒲河區筒車灣公社。1967年屬三忠公社。1972年復屬筒車灣公社。1982年改名許家城大隊。…[詳細] |
七里村 | ~202 | 鎮鄉結合區 | 七里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龍王潭村 | ~204 | 鎮鄉結合區 | 1958年設龍王潭大隊,屬蒲河公社油坊坳管理區。1961年屬蒲河區油坊坳公社。1967年改名東風大隊。1972年恢復原名。1984年置龍王潭村,屬油坊…[詳細] |
海棠園村 | ~205 | 村莊 | 1958年設海棠園大隊,屬蒲河公社油坊坳管理區。1961年屬蒲河區油坊坳公社。1984年置海棠園村,屬油坊坳鄉。1996年,廢油坊坳鄉,屬筒車灣鎮。2…[詳細] |
龍王坪村 | ~212 | 鎮鄉結合區 | 1958年設龍王坪大隊,屬鋼鐵公社五龍管理區。1961年改名紅旗大隊,屬兩河區五龍公社。1962年屬蒲河區。1967年屬武農公社。1982年恢復原名,…[詳細] |
桅桿壩村 | ~213 | 村莊 | 1958年設五星大隊,屬鋼鐵公社五龍管理區。1961年屬兩河區五龍公社。1962年屬蒲河區。1967年屬永紅公社。1972年屬武農公社。1982年改名…[詳細] |
油房坪村 | ~216 | 村莊 | 油房坪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地名由來:
清光緒年間(1875—1908年),曾在汶水河灣處建有一座筒車(木輪木桶),以水為動力,提水灌田,故得名筒車灣,鎮因此得名。
基本介紹:
筒車灣鎮位于寧陜縣西南部,距縣城29公里,在建的西漢高速公路貫穿全鎮26公里。該鎮于1996年由原五龍鄉、筒車灣鄉、油房坳鄉合并而成。全鎮轄8個行政村,32個村民小組,1295戶4829人,總面積206.5平方公里。2003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2457萬元,糧食總產量2293噸,人均純收入1088元。
筒車灣鎮地形西北高,東南低,呈不規則長方形。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14℃,無霜期230天,平均海拔700余米,有林地22萬畝,森林覆蓋率73%。境內盛產板栗、核桃、木耳、香菇及中藥材等綠色土特產品。發源于秦嶺山脈的汶水河貫穿全鎮,蘊藏著豐富的水資源;有羚羊、大熊貓、金絲猴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
榮譽排行:
2023年12月,2023年陜西省鎮(村)級林長制示范點名單公布,筒車灣鎮榜上有名。
2022年9月,筒車灣鎮被命名為第二批陜西省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示范鄉鎮(街道)。
2021年11月,筒車灣鎮入選陜西省鄉村振興示范鎮。
文化旅游:
筒車灣景區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位于秦嶺南坡腹地,汶水河中游,寧陜縣筒車灣鎮,距寧陜縣城約19公里,走西漢高速距西安126公里,年平均氣溫14℃,降雨量900~1100毫米之間,景區水
歷史沿革:
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后,先后屬汶五聯保第一、三保和汶五鄉第一、三保。
1950年,設太白、高家兩鄉,屬汶五區。
1952年,改第三區。
1956年,撤太白鄉合稱高家鄉。
1958年,劃歸蒲河公社筒車灣管理區。
1962年,成立筒車灣公社。
1983年9月,改為筒車灣鄉。
1996年11月,五龍鄉、油坊坳鄉并入設為筒車灣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