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后,先為黃,周家山鎮行政區劃,勉縣周家山鎮地名資料">
地名:周家山鎮 | 隸屬:勉縣 |
區劃代碼:610725102 | 代碼前6位:610725 |
行政區域:陜西省 | 地理分區:西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陜F |
長途區號:0916 | 郵政編碼:723000 |
轄區面積:約38.45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2.71萬人 |
人口密度:約705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5個社區、6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柳營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成立柳營大隊;1983年撤社建鄉變更為柳營村村民委員會;2011年改為柳營社區居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 |
團結社區 | ~002 | 鎮鄉結合區 | 1958年人民公社化成立團結大隊;1983年撤社建鄉,變更為團結村村民委員會;2014年9月鎮村綜合改革時,明星村村民委員會并入團結村村民委員會,設立…[詳細] |
留旗營社區 | ~003 | 鎮鄉結合區 | 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成立留旗營大隊;1983年撤社建鄉,變更為留旗營村村民委員會;2002年11月與原青春村、李家壩村合并為留旗營村村民委員會;20…[詳細] |
黃沙社區 | ~004 | 鎮中心區 | 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成立新立大隊;1983年變更為黃沙村村民委員會;2014年將前進村、新光村并入改為黃沙社區居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 |
聯豐社區 | ~005 | 村莊 | 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成立為聯豐大隊。1983年撤社建鄉改為聯豐村村民委員會。2017年改為聯豐社區居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 |
紅光村 | ~205 | 鎮鄉結合區 | 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成立紅光大隊;1983年撤社建鄉,變更為紅光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 |
周家山村 | ~209 | 鎮鄉結合區 | 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成立周家山大隊;1983年撤社建鄉,變更為周家山村村民委員會;2002年11月并村時由原周家山村村民委員會、丁家溝村村民委員會、…[詳細] |
彌陀寺村 | ~215 | 鎮鄉結合區 | 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成立南光大隊;1983年撤社建鄉,變更為南光村村民委員會;2002年行政區劃調整,撤銷王家灣村并入南光村,更名為彌陀寺村村民委員…[詳細] |
柳豐村 | ~216 | 鎮鄉結合區 | 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成立柳豐大隊;1983年撤社建鄉改為柳豐村村民委員會;2002年11月并村時將原溫泉鎮中壩村12組合并到柳豐村,為柳豐村村民委員…[詳細] |
春風村 | ~219 | 村莊 | 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成立春風大隊;1983年撤社建鄉,變更為春風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 |
春光村 | ~220 | 鎮鄉結合區 | 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成立春光大隊;1983年撤社建鄉,變更為春光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 |
地名由來:
因境內周家山村而得名。
基本介紹:
周家山鎮為于縣城以北,距城區4.5公里,總面積38.45平方公里。全鎮共轄9個村民委員會,83個村民小組,19644人。總面積38.45平方公里。 108國道、北環路、漢惠渠穿境而過,交通、水利極為方便。
榮譽排行:
2021年11月,周家山鎮被命名為首批陜西省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示范鄉鎮(街道)。
2020年7月,全國愛衛會命名周家山鎮為2017-2019周期國家衛生鄉鎮(縣城)。
2014年10月,周家山鎮被確定為漢中市市級重點鎮。
2014年7月,周家山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2009年8月,陜西省人民政府公布周家山鎮為陜西省重點鎮。
歷史沿革:
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后,先為黃龍(鄉)聯保,后為黃龍鄉所轄。
1950年,仍設周家山鄉。
1958年,成立周家山管理區。
1964年,駐地由周家山遷往娘娘廟,更名為周家山公社。
1968年,改稱長青公社。
1983年,改為周家山鄉。
1995年12月,將原彌陀寺鄉和周家山鄉合并,設立周家山鎮。
2011年,周家山鎮鄉鎮機構改革時,將原黃沙鎮和同溝寺鎮的聯豐村并入周家山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