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保安鎮 | 隸屬:洛南縣 |
區劃代碼:611021112 | 代碼前6位:611021 |
行政區域:陜西省 | 地理分區:西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陜H |
長途區號:0914 | 郵政編碼:711400 |
轄區面積:約108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83萬人 |
人口密度:約169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個社區、12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蒼圣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蒼圣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眉底村 | ~202 | 鎮鄉結合區 | 因該村地處魏坡之下,故名。1958年形成眉底生產隊,1962年改名為眉底大隊,1988改為眉底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 |
黑潭村 | ~206 | 村莊 | 相傳倉頡造字后在此洗筆,染黑了潭水故得名。…[詳細] |
文峪村 | ~210 | 鎮鄉結合區 | 因地處文峪河邊而得名。1960年形成文峪大隊,1988年改為文峪村,2015年撤銷小文峪村,合并為文峪村,命名為文峪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 |
西壩村 | ~211 | 鎮中心區 | 因村西修有一條大壩故得名,當地讀音為“西壩(pá)村”。…[詳細] |
楊莊村 | ~212 | 鎮鄉結合區 | 因楊姓居住早而得名。1949年形成楊莊生產隊,1966年改為楊莊大隊,1988年得名楊莊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 |
東灣村 | ~213 | 村莊 | 因此地處洛河東岸河灣處故得名。1958年形成東灣生產隊,1966年改為東灣大隊,1981年更名為東灣村,2015年撤銷瓦子坪村,合并為東灣村,命名為東…[詳細] |
許廟村 | ~217 | 村莊 | 因許姓人家首居此地,且修有許姓家廟而得名許廟村,故名。…[詳細] |
廟底村 | ~220 | 村莊 | 該村地處禹王廟下邊得名廟底村。1956年得名廟底大隊,1966年更名為東方紅大隊,1988年恢復原廟底村,得名為廟底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 |
八道河村 | ~221 | 村莊 | 從洛源鎮五龍溝往東行至該村需要度過八道河而得名八道河村。…[詳細] |
魚龍村 | ~222 | 村莊 | 因境內有一大山為魚龍山而得名。1958年形成魚龍大隊,1980年更名為澗底村,2015年撤銷,并復名為魚龍村,沿用至今。…[詳細] |
北斗村 | ~224 | 村莊 | 北斗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三義村 | ~227 | 村莊 | 由永興大隊、梁振友大隊、亂石坪大隊三個義氣的大隊組合故得名。…[詳細] |
地名由來:
因相傳是三圣母舉寶蓮燈保劉彥昌平安之地得名。
基本介紹:
保安鎮位于秦嶺南麓,洛河流經境內,永(豐)洛(源)公路穿境而過,鎮政府駐地保安街距縣城西25公里,北接華縣,東連該縣永豐鎮,南鄰商州,西與洛源鎮接壤,形成了“六山夾三川”的地貌結構,是一個“八山半水分半田”的土石山區。海拔1050米,屬曖溫帶山區氣候,季風影響明顯,四季分明。總面積10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0250畝,人均0.79畝,林地面積14.6萬畝,全鎮轄18個村,153個村民小組,6596戶,26365人,其中非農業人口795人。
保安歷史悠久,文化積淀深厚。遠在1萬多年前,文字始祖倉頡造字于保安的盤底村。境內有倉圣詞、玉石洞、牡丹洞、墨染黑潭、靈龜負書等自然景點。保安屬革命
榮譽排行:
2022年7月,被陜西省文化和旅游廳命名為2022年陜西省旅游特色名鎮及鄉村旅游示范村。
2015年12月,陜西省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命名保安鎮為2015年度陜西省省級衛生鄉鎮。
文化旅游:
倉頡小鎮文化旅游景區位于洛南縣保安鎮,為我縣西部康養產業園規劃的核心板塊,總占地面積2.5平方公里,距縣城25公里,距西安87公里1小時車程,洛灞公路穿境而過,交通便捷,已融入“西安一小時經
倉頡造字處位于洛南縣保安鎮眉底,年代為原始社會。類別為名勝。為洛南縣第二批文物保護單位。
唐司令殉節處位于洛南縣保安鎮碾子溝,年代為1928年。類別為革命舊址。為洛南縣第二批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設保安鎮。
1953年7月,改鄉。
1958年9月,改保安公社。
1983年5月,復設鄉。
1997年4月,撤銷眉底鄉、瓦子坪鄉、保安鄉,合并設保安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