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屬新義里。
清代以鎮設里,秦陵設懷仁里附村,乾隆時期較大的村,秦陵街道行政區劃,臨潼區秦陵街道地名資料">
地名:秦陵街道 | 隸屬:臨潼區 |
區劃代碼:610115002 | 代碼前6位:610115 |
行政區域:陜西省 | 地理分區:西北地區 |
行政級別:街道 | 車牌代碼:陜A |
長途區號:029 | 郵政編碼:710000 |
轄區面積:約29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3.99萬人 |
人口密度:約1376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3個社區、8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秦陵社區 | ~001 | 主城區 | 社區轄區內有秦始皇帝陵,為居民的自治組織。…[詳細] |
陜縫社區 | ~002 | 特殊區域 | 陜縫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3,為特殊區域。…[詳細] |
秦陵新村社區 | ~003 | 主城區 | 2009年由臨潼區民政局而命名,沿用至今。…[詳細] |
磚房村 | ~200 | 城鄉結合區 | 1958年名為磚房生產大隊,1984年更名為磚房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 |
秦陵村 | ~201 | 城鄉結合區 | 1958年名為岳溝生產大隊;1984年更名為岳溝村村民委員會,1987年更名為秦陵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 |
楊家村 | ~202 | 村莊 | 西漢有村,宋代名楊村社,1958年名為為楊家生產大隊,1984年更名為楊家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 |
秦俑村 | ~203 | 鎮鄉結合區 | 依據2016年7月19日臨政發〔2016〕32號文件批復,撤銷下和村并入王鹼村,命名為秦俑村,成立秦俑村村民委員會。…[詳細] |
孫馬村 | ~205 | 村莊 | 1958年名為孫馬生產大隊,1984年更名為孫馬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 |
魚池村 | ~206 | 村莊 | 1958年名為魚池生產大隊,1984年更名為魚池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 |
毛家村 | ~207 | 城鄉結合區 | 1958年名為毛家生產大隊,1984年更名為毛家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 |
上陳村 | ~209 | 村莊 | 據臨潼縣志銘,上陳村以前叫城陽坡,后改叫陳家坡;1958年名為上陳生產大隊,1984年更名為上陳村村民委員會。依據2016年7月19日臨政發〔2016…[詳細] |
地名由來:
因境內有著名的秦始皇陵而得名。
基本介紹:
西安市臨潼區秦陵街道
位于城區東側1.2千米處,以秦始皇陵墓而得名。總面積29平方千米,轄10個行政村,58個村民小組,4821戶,農業人口20685人。
歷史沿革:
明代屬新義里。
清代以鎮設里,秦陵設懷仁里附村,乾隆時期較大的村堡有石灘楊家堡,暗橋孫家堡,歸新豐鎮管轄。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屬驪山鎮第三保的有13村,四保1村,五保9村,七保4村,屬新豐鎮三保的有7村,六保11村。
1949年后,轄區屬驪山、新豐兩鎮管轄。
1964年9月,由新豐公社、代王公社、城關鎮劃出部分大隊,成立晏寨公社,轄12生產大隊。
1984年4月,撤銷晏寨公社,并人城關鎮,設立宴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