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時期設戲邑,位置在境內戲河橋附近。
地名:零口街道 | 隸屬:臨潼區 |
區劃代碼:610115007 | 代碼前6位:610115 |
行政區域:陜西省 | 地理分區:西北地區 |
行政級別:街道 | 車牌代碼:陜A |
長途區號:029 | 郵政編碼:710000 |
轄區面積:約38.5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2.58萬人 |
人口密度:約670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2個社區、13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零口社區 | ~001 | 主城區 | 2007年由臨潼區民政局命名,沿用至今。…[詳細] |
鴻洲新城社區 | ~004 | 主城區 | 2019年7月成立鴻洲新城社區居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 |
大寨村 | ~201 | 城鄉結合區 | 1962年名為大寨生產大隊,1984年更名為大寨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 |
北潘村 | ~204 | 村莊 | 1958年名為北潘生產大隊,1984年更名為北潘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 |
南韋村 | ~205 | 村莊 | 1958年名為南韋生產大隊,1984年更名為南韋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 |
馮李村 | ~206 | 村莊 | 1958年名為馮李生產大隊;1984年更名為馮李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 |
西段村 | ~208 | 城鄉結合區 | 1958年名為西段生產大隊;1984年更名為西段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 |
范家村 | ~209 | 村莊 | 1987年臨潼縣地名志記載,清順治元年(1644年)以范姓居此而得名。…[詳細] |
北牛村 | ~210 | 村莊 | 1958年名為北牛生產大隊,1984年更名為北牛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 |
零塬村 | ~211 | 村莊 | 1949年5月屬董廟鄉政府管轄,1958年名為孫家生產大隊;1979年改為零塬生產大隊,1984年更名為零塬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 |
三府村 | ~212 | 村莊 | 1949年5月屬董廟鄉政府管轄,1962年屬董廟生產大隊管轄,后從董廟生產大隊分割,成立三府生產大隊。1984年成立三府村村民委員會。依據2016年7…[詳細] |
孟塬村 | ~214 | 村莊 | 1962年名為寧家生產大隊;因與馬額街辦寧家重名,在1981年地名普查中取駐地孟家塬而得名孟塬大隊,1984年改為孟塬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 |
西洼村 | ~215 | 村莊 | 1962年名為西洼生產大隊,1984年更名為西洼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 |
零口村 | ~216 | 城鄉結合區 | 1984年成立零口村村民委員會。依據2016年7月19日臨政發〔2016〕32號文件批復,撤銷南羅村并入零口村,命名為零口村,成立零口村村民委員會。…[詳細] |
王廟村 | ~217 | 村莊 | 1958年名為白廟生產大隊,1981年因與行者白廟村重名,又以本村王姓村民居多,更名為王廟生產大隊,1984年更名為王廟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 |
地名由來:
零水,古稱泠水,亦稱靈水,因其地處零河出谷之口而得名。
基本介紹:
陜西省西安市臨潼區零口街道是臨潼的東大門,總面積38.5平方公里,境內有塬有川,耕地48435畝,是個農業大鎮。全鎮共有16個村委會,137個村民小組,35897人。
榮譽排行:
2024年8月,入選西安市2023年度耕地保護激勵單位名單。
2021年11月,零口街道入選陜西省鄉村振興示范鎮。
2009年8月,陜西省人民政府公布零口街道為陜西省重點鎮。
歷史沿革:
西周時期設戲邑,位置在境內戲河橋附近。
北魏登國元年(386年),新豐縣遷至今零口街道附近。
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年),設陰盤縣于零口西南6千米處之司馬村。
唐天授二年(691年),置鴻州并設鴻門縣,鴻州轄渭南、慶山、櫟陽、高陵五縣。
宋元時期,設鎮駐軍,拱衛西京。
明清時期,境內設3里,在零水東設“田王里”,在西北十五里設“官莊里”(官莊里在今臨潼區何寨街道境內),在西設“戲河里”。
中華民國元年(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