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白馬灘鎮 | 隸屬:黃龍縣 |
區劃代碼:610631101 | 代碼前6位:610631 |
行政區域:陜西省 | 地理分區:西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陜J |
長途區號:0911 | 郵政編碼:716000 |
轄區面積:約15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4565人 |
人口密度:約304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個社區、8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白馬灘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古為牧馬地,多產白馬以為奇,將所處牧草灘之村稱之白馬灘。…[詳細] |
張峰村 | ~200 | 村莊 | 張峰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白馬灘村 | ~200 | 鎮鄉結合區 | 古為牧馬地,多產白馬以為奇,將所處牧草灘之村稱之白馬灘。…[詳細] |
石門村 | ~207 | 村莊 | 國民政府時期,屬韓城澽源鄉七保(石門)轄;1948年3月民主建政時,屬一區(白馬灘)廟后鄉;1950年3月屬石門鄉;1956年屬白馬灘鄉;1958年9…[詳細] |
靈火村 | ~208 | 村莊 | 國民政府時期,屬韓城澽源鄉七保(石門)轄;1948年3月民主建政時,屬一區(白馬灘)廟后鄉(西溝口歸九龍坪鄉、西嶺歸神峪鄉);1950年3月廟后鄉更名…[詳細] |
河西坡村 | ~209 | 村莊 | 屬地歷史上多為韓城所轄。1941年,黃龍設治局與韓城縣劃界,將河西坡崖著、苜蓿溝以上15村及河北整川10村劃黃龍設治局歸和平鄉(孫家溝門)轄,其崖著以…[詳細] |
神峪村 | ~212 | 村莊 | 歷史上屬地多為韓城所轄。1941年,黃龍設治局與韓城縣劃界,將彭寇溝、五角山及雷家山以上13村劃黃龍設治局歸中山鄉(安善)一保虎溝門轄,其他各村仍屬韓…[詳細] |
柏峪村 | ~213 | 鎮中心區 | 歷史上屬地多為韓城轄。1941年黃龍設治局與韓城縣劃界時,將西起寨子灣(今柳溝地),東迄紅花店共五村劃歸黃龍設置局,柏峪川其他各村歸韓城縣澽源鄉九保(…[詳細] |
亂麻科村 | ~215 | 村莊 | 國民政府時期,屬韓城縣澽源鄉九保(柏峪)轄;1948年民主建政時,柏峪整體劃歸黃龍縣轄,屬一區(白馬灘)柏峪鄉;1950年屬一區亂麻科鄉;1953年屬…[詳細] |
地名由來:
古為牧馬地,多產白馬以為奇,將所處牧草灘之村稱之白馬灘村。鎮以村名。
基本介紹:
陜西省白馬灘鎮位于黃龍縣的東部,南鄰合陽縣,東面鄰接韓城市,南北兩面均是連綿的青山。全鎮總面積15平方公里,分為17個自然村小組,共1523戶,總人口6759人。在鎮管理區內,有國家級保護動物禢馬雞及其它珍貴動物.
2002年4月,以白馬灘鎮為中心的白馬灘中學和白馬灘小學都相繼落成,成為黃龍縣的第二大教學園區--白馬灘教學園區.白馬灘中學教學質量高,年升學率均在90%以上.黃龍縣的有些望子成龍的父母相繼都把自己的兒女送往白馬灘中學上學.
現在,新的白馬灘鎮農居點正在加緊建設,新農居點占地154畝,住宅是統一的雙聯平房,共160幢,分大、中、小三種戶型,總建筑面積93828平
榮譽排行:
2021年11月,白馬灘鎮被命名為首批陜西省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示范鄉鎮(街道)。
2021年11月,白馬灘鎮入選陜西省鄉村振興示范鎮。
2020年11月,農業農村部認定白馬灘鎮為第十批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核桃)。
2020年7月,全國愛衛會命名白馬灘鎮為2017-2019周期國家衛生鄉鎮(縣城)。
2019年12月,陜西省文化和旅游廳命名白馬灘鎮為2019年陜西省旅游特色名鎮及鄉村旅游示范村 。
文化旅游:
麻線堡址、麻線嶺古道時代:明、清地址:延安市黃龍縣白馬灘鎮、柏峪鄉、圪臺鄉、石堡鎮保護范圍:(1)麻線堡址:麻線堡寨墻四周外延500米,(2)麻線嶺古道:古道兩邊各向外延伸20米。建設控制地
半截溝洞穴遺址時代:舊石器時代地址:延安市黃龍縣白馬灘鎮神谷村保護范圍:遺址東、西、南三面至溝畔,北向外延伸200米。建設控制地帶:A區外延20米。2014年,半截溝洞穴遺址被陜西省人民政府
第二戰區戰備道柏峪段遺址時代:1939年地址:黃龍縣白馬灘鎮柏峪林場保護范圍:公路沿線外擴50米,長約34公里。建設控制地帶:A區四周外擴50米。2018年,第二戰區戰備道柏峪段遺址被陜西省
歷史沿革: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為韓城縣澽源鄉七保、八保,薛峰鄉九保轄區。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民主建政時編入黃龍縣第一區。
1952年,從將軍廟區劃入部分鄉。
1956年,縮為5個鄉。
1958年,以白馬灘原名為蛟龍鎮設立蛟龍公社。
同年,又將蛟龍、躍進、火箭、金星等4個公社合并為“白馬灘公社”。
1959年,因黃龍縣建制撤銷劃歸韓城縣。
1961年,黃龍恢復縣制,柏峪、石門、紅石崖劃出。
1964年,石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