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橫山區 | 隸屬:榆林市 |
區劃代碼:610803 | 代碼前6位:610803 |
行政區域:陜西省 | 地理分區:西北地區 |
行政級別:縣 | 車牌代碼:陜K |
長途區號:0912 | 郵政編碼:719000 |
轄區面積:約4299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28.39萬人 |
人口密度:約66人/平方公里 | |
辦公地址:橫山街道北大街9號 | |
下轄地區:5個街道、13個鎮 |
![]() | 人口 | 面積 | 簡介 |
城關街道 | 1.67萬人 | 360.6km2 | 城關街道地處縣城,總面積360.6平方公里,屬風沙溝壑地區,全鎮29個村民委員會,6個社區居委會,總人口5.45萬人,其中農業人口2.85萬人。有耕地…[詳細] |
懷遠街道 | 3.32萬人 | 以懷遠堡得名。懷遠堡位于陜西省橫山縣境內。明長城延綏鎮重要關堡。懷遠堡今橫山縣橫山鎮舊城村,在今橫山縣城東南2里處,初屬綏德衛,成化中隸榆林衛。…[詳細] | |
夏州街道 | 6.67萬人 | 夏州是晉朝時期的陜西省的白城子村的古地名。至元朝初廢止。夏州是西夏政權的發祥地之一。…[詳細] | |
懷仁路街道 | 2.39萬人 | 以轄區主干道懷仁路得名。2018年11月設立懷仁路街道辦事處。…[詳細] | |
崇德路街道 | 3.27萬人 | 以轄區主干道崇德路得名。2018年11月設立崇德路街道辦事處。…[詳細] | |
石灣鎮 | 7039人 | 170.91km2 | 石灣鎮位于我縣最南部的黃土高原之陵溝壑區,大理河兩岸。鎮轄一個居委會,15個村委會,153個村民小組,有人口16908人,其中非農業人口628人。總土…[詳細] |
高鎮鎮 | 6638人 | 251km2 | 高鎮,位于橫山縣南部山區的小理河中上游,全鎮轄20個行政村、180個村民小組,面積251平方公里,總人口24681人。境內交通發達,橫子公路、劉陽公路…[詳細] |
武鎮鎮 | 6983人 | 249.9km2 | 武鎮位于橫山縣東部、西鄰米脂、南靠子洲,全鎮轄45個行政村、223個村民小組,人口23823人,其中農業人口23476人,土地面積249.9平方公里,…[詳細] |
黨岔鎮 | 1.38萬人 | 黨岔鎮,位于我縣東部,無定河南岸,屬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全鎮轄1個居委會,29個村委會,144個村民小組。總人口2.62萬人,其中農業人口2.51萬人…[詳細] | |
響水鎮 | 1.03萬人 | 149.7km2 | 響水鎮地處橫山縣城東北部,無定河南岸,榆靖公路穿境而過,鎮政府位于榆靖公路50公里處的響水街。全鎮轄17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87個村民小組,3400…[詳細] |
波羅鎮 | 1.1萬人 | 317.3km2 | 波羅鎮位于橫山城東北部約25公里處,處毛烏素沙漠南緣及黃土高原丘陵溝壑交界處,無定河兩岸。東部與白界、響水兩鎮相連;南部與殿市鎮毗鄰;西部及北部與橫山…[詳細] |
殿市鎮 | 7860人 | 232.2km2 | 殿市鎮位于橫山縣中部,處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黑木頭河川兩岸。全鎮轄29個行政村179個村民小組,總人口4910戶2.18萬人,其中農業人口2.13萬人…[詳細] |
塔灣鎮 | 5602人 | 363.1km2 | 塔灣鎮位于橫山縣城西南沿蘆河28公里處,史稱橫山縣的西大門。全鎮共有13個行政村,139個自然村,15460人,其中農業人口1.52萬人,總占地面積為…[詳細] |
趙石畔鎮 | 8684人 | 238km2 | 趙石畔鎮位于陜西省西北部,毛烏素沙漠南緣,蘆河兩岸,榆靖公路沿線。距橫山縣城17公里。
全鎮所轄12個行政村,145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44…[詳細] |
魏家樓鎮 | 6587人 | 121.1km2 | 魏家樓鎮,位于陜西省橫山縣南部,處大理河川兩岸的丘陵溝壑區。于子洲縣、子長縣、靖邊縣三縣接壤、307國道貫穿全鄉9個行政村,交通條件便利,自然條件較好…[詳細] |
韓岔鎮 | 1.11萬人 | 267.6km2 | 橫山縣韓岔鎮位于橫山縣中部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全鄉轄19個村委會,174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83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81萬人.總土地面積267.6…[詳細] |
白界鎮 | 9707人 | 374km2 | 白界鄉位于橫山縣北部,地貌為風沙草灘區,總面積37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8萬畝,共有23個行政村11274人.
近年來,全鄉的經濟和社會各…[詳細] |
雷龍灣鎮 | 5441人 | 368km2 | 雷龍灣鎮位于橫山縣西部,與靖邊縣的黃蒿界鄉、紅墩界鄉,內蒙古烏審旗的納林河鄉,榆陽區的紅石橋鄉接壤,是典型的風沙草灘區。
全鄉總面積為368平…[詳細] |
地名由來:
明天順年間筑懷遠堡,取懷柔邊遠之意,清雍正九年(1731)改縣;因與安徽省懷遠縣重名于1914年改現名,以境內橫山山脈命名。橫山山脈以其走向而得名,起于六盤山脈,掠寧夏,東迤入陜,經長城附近,終黃河岸邊,層巒疊嶂,群峰聳立,險峻崢嶸,山勢雄偉,風光秀麗。宋元豐種諤上言:“橫山延袤千里,多馬宜稼”。主峰在縣南80千米的大理河北岸之柴家園梁,海拔1520米,山峰奇高,直插云端。
基本介紹:
橫山位于陜西省北部、榆林市中部偏西,地處毛烏素沙漠與黃土高原過渡地帶,總面積4333平方公里,總人口37.5萬。全區地貌以蘆河、無定河為界,北部為風沙草灘區,占總面積的32.2%;南部為丘陵溝壑區,占51.3%;中部為河谷川地,占16.5%。橫山是正在建設的國家能源化工基地以及“西氣東輸、西煤東運、西電東送”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著名的古邊塞重鎮和革命老區。
資源富集,物華天寶。目前,榆林發現的8大類40多種礦產資源,橫山樣樣都有,被譽為“榆林的縮影”。特別是煤炭、石油、天然氣、巖鹽、高嶺土等5種資源儲量大、品質高,具有重大開發價值。其中:煤炭預測儲量500億噸,探明100.8億噸;石油預
榮譽排行:
2023年11月,橫山區被認定為第二批陜西省現代農業全產業鏈典型縣(畜禽肉類(白絨山羊)產業鏈典型縣)。
2023年11月,橫山區畜禽肉類(白絨山羊產業鏈典型縣被認定為第二批陜西省現代農業全產業鏈典型縣。
2021年11月,省文化和旅游廳命名橫山區為2021-2023年度陜西省民間文化藝術之鄉(橫山老腰鼓)。
2021年8月,橫山區被認定為首批陜西省特色農產品優勢區(橫山羊肉)。
2021年7月,水利部公布橫山區為第四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區)。
2021年5月,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橫山區人口數量為28.39萬人,位列榆林市各縣市區人口數量排行榜第5位,位列陜西省各縣市區人口數量排行榜第50位,位列全國各縣市區人口數量排名第1834位。
2019年3月,橫山區列入第一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陜甘片區)。
歷史沿革:
西周為犬戎、西申(白翟)地。
東周、春秋時屬林胡地。
戰國北屬林胡,南歸魏境。
秦屬上郡膚施縣。
西漢分屬朔方刺史部上郡奢延縣和膚施縣。
東漢屬并州刺史部上郡膚施、奢延縣,今響水一帶屬圁陰縣。
東晉、十六國時期先后屬大夏、前趙、前秦、后秦。
北魏屬夏州化政郡巖綠縣。
北周保定三年(563)今橫山鎮東黨岔為銀州治,隋開皇三年(583)于州治兼設儒林縣,大業十三年(617)屬梁國。
清雍正九年(1731)升懷遠堡置懷遠
區劃:陜西省·榆林市·橫山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