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雙河口鎮 | 隸屬:漢陰縣 |
區劃代碼:610921110 | 代碼前6位:610921 |
行政區域:陜西省 | 地理分區:西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陜G |
長途區號:0915 | 郵政編碼:725000 |
轄區面積:約79.82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8847人 |
人口密度:約111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1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龍埡村 | ~200 | 鎮中心區 | 依山脈起伏而得名,該村委會位于龍埡其中,稱為龍埡村。…[詳細] |
三柳村 | ~203 | 村莊 | 相傳明末期間此地有3顆麻柳樹比鄰而生,至今已470余年,于1967年因洪水沖毀兩顆,現今只剩一顆,已經被列為古樹木保護,稱為三柳村。…[詳細] |
石家溝村 | ~204 | 村莊 | 1958年公社化時候因駐地石家溝,命名石家溝大隊,后建村時更名為石家溝村。…[詳細] |
梨樹河村 | ~206 | 村莊 | 早先梨樹多,據說河岸全是梨樹,故叫梨樹河,現村址在此,叫梨樹河村。…[詳細] |
幸和村 | ~207 | 鎮中心區 | 幸:幸福。和:和諧。寓意為希望全村人都幸福和諧的生活在一個大家族里。…[詳細] |
火棺子樹村 | ~208 | 村莊 | 因本村有一顆古樹叫火棺子樹,村委會建于此地,以樹命名為火棺子樹村。…[詳細] |
斑竹園村 | ~209 | 村莊 | 因本地盛產斑竹而得名。相傳為清朝年間,此地斑竹成片,多達千畝,故名斑竹園;1958年設立斑竹大隊,隸屬鐵佛區雙河公社;1983年更名為斑竹園村,隸屬雙…[詳細] |
黃龍村 | ~210 | 村莊 | 相傳龍洞到空洞山有一條黃色龍而得名,稱為黃龍。…[詳細] |
鳳柳村 | ~211 | 村莊 | 2002年由柳林村和中鳳村合并,稱為鳳柳村。…[詳細] |
興春村 | ~212 | 村莊 | 2002年將中心村與青春村合并,取中心村之心(心與興諧音),青春村之春,寓意興旺發達、長久,合稱為興春村。…[詳細] |
黃土崗村 | ~213 | 村莊 | 因此地山崗土壤類型為黃土,建村時候為黃土崗村。…[詳細] |
地名由來:
因鎮人民政府駐地位于樓房河與梨樹河交匯處而得名。
基本介紹:
雙河口鎮位于漢陰縣城北部秦嶺南麓28公里處,因地處樓房河、梨樹河兩河交匯處而得名。鎮土地面積79.82平方公里,轄4個行政村19個村民小組,1388戶5201人,農民人均純收入1380元。經過幾十年的發展,雙河口鎮的經濟貿易以明顯增長.
雙河口鎮自然環境優美,兩條小河繞街而過,近年來鎮政府緊扣建設綠色經濟強鎮的目標,提出“強黃姜、優蠶桑、攻畜禽、上藥材”的發展思路,制定生態立鎮 、產業興鎮、項目強鎮、工業帶鎮的發展戰略,全鎮綠色主導產業迅猛發展。今年,新發展蠶桑1134.95畝,黃姜3047畝,中藥材536畝;今年退耕還林5703畝,荒山造林3000畝前期設計等準備工作已全部就緒;松
榮譽排行:
2021年11月,雙河口鎮入選陜西省鄉村振興示范鎮。
2019年12月,陜西省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命名雙河口鎮為2019年度陜西省省級衛生鄉鎮。
文化旅游:
雙河口鎮老街時代:清地址:安康市漢陰縣雙河口鎮幸和村保護范圍:老街街道及兩側古民居。建設控制地帶:幸和村整體。2014年,雙河口鎮老街被陜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六批省文物保護單位。
罐溝玉皇廟遺址位于漢陰縣雙河口鎮梨樹河村,類別為古遺址。罐溝玉皇廟遺址為漢陰縣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鐘家院子位于漢陰縣雙河口鎮興春村,類別為古建筑。鐘家院子為漢陰縣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雙廟戲樓位于漢陰縣雙河口鎮龍埡村,類別為古建筑。雙廟戲樓為漢陰縣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
1949年后,由鐵佛區公所管轄。
1996年底,撤區并鄉后設雙河口鎮。
2015年6月28日,陜西省調整鄉鎮行政區劃,撤銷龍埡鎮,并入雙河口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