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楊井鎮 | 隸屬:定邊縣 |
區劃代碼:610825109 | 代碼前6位:610825 |
行政區域:陜西省 | 地理分區:西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陜K |
長途區號:0912 | 郵政編碼:719000 |
轄區面積:約436.8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9433人 |
人口密度:約22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4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楊井村 | ~200 | 鎮中心區 | 楊姓在建村以后打一口深井而得名。1958年設立楊井大隊,1983年改為楊井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 |
賀崾先村 | ~201 | 村莊 | 賀姓建村兩山之間,以此得名。1958年設立賀崾崄大隊,1983年改為賀崾先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 |
五里澗村 | ~202 | 村莊 | 該村坐落之處的澗地有五里之長,故名五里澗。…[詳細] |
沈口子村 | ~203 | 村莊 | 沈姓建村位于澗地的出口,以此得名。1958年設立沈口子大隊,1983年改為沈口子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 |
陽灣村 | ~204 | 村莊 | 因居民居住在一個向陽的山灣而得名。1958年設立陽灣大隊,1983年改為陽灣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 |
秦灣村 | ~205 | 村莊 | 秦姓建村位于山灣處而得名。1958年設立秦灣大隊,1983年改為秦灣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 |
高天梁村 | ~206 | 村莊 | 高姓建村于一個較大的山梁,以此得名。1958年設立高天梁大隊,1983年改為高天梁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 |
山根底村 | ~207 | 村莊 | 該地坐落于一座大山的山腳下。1958年設立山根底大隊,1983年改為山根底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 |
武峁子村 | ~209 | 村莊 | 武姓建村山峁,以此得名。1958年設立武峁子大隊,1983年改為武峁子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 |
棋桿山村 | ~210 | 村莊 | 棋桿山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白莊村 | ~212 | 村莊 | 白姓建村,故稱白莊,以此得名。1958年設立白莊大隊,1983年改為白莊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 |
南莊村 | ~213 | 村莊 | 南姓建莊,以此得名。1958年設立南莊大隊,1983年改為南莊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 |
短澗子村 | ~214 | 村莊 | 該村位于很短的澗子,以此得名。1958年設立短澗子大隊,1983年改為短澗子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 |
三路渠村 | ~215 | 村莊 | 該村位于三條大路之中,地處溝渠,以此得名。…[詳細] |
地名由來:
古時村中有楊姓開鑿的水井,故名。
基本介紹:
楊井鎮位于定邊縣東南山區,地處白于山區腹地,距縣城45公里,東鄰學莊鄉,南與新安邊鎮、吳起縣王洼子鄉接壤,西與油房莊鄉毗鄰,北靠磚井鎮、安邊鎮,土地總面積436.7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7萬畝。全鎮轄18個行政村(行政村改革后為15個行政村),176個村民小組,4946戶,20936人。303省道穿鎮而過,新建吳定高速在楊井設有互通區,鎮域交通便利,鎮域擁有豐富的農作物資源和石油資源,土地適宜于洋芋、葵花、蕎麥、胡麻等農作物的生長,是定邊縣糧油主產區和石油開發區之一。
楊井鎮政府所在地為楊井集鎮,小城鎮建設初具規模,集鎮規劃用地面積500畝,現居住人口達10000人,鎮內配套設施完善,自來水
歷史沿革:
明至民國前期,分屬安邊堡邊山西路和磚井堡三四塘東路。
民國改行保甲后,屬邊山鄉和磚井鄉。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境內解放,置楊井鄉,隸孫克崾峴區。
初屬安邊縣,后屬定邊縣。
1958年,成立楊井公社。
1984年,改設為鄉。
1997年,改為楊井鎮。
定邊蕎麥,陜西省定邊縣農業特產。定邊縣蕎麥種植歷史悠久,土地肥沃,土壤富含鉀素,日照充足,天氣涼爽,雨熱同季,非常適宜蕎麥生長。以其粒大飽滿、色澤茶褐、棱細皮薄、出粉率高、營養豐富、藥用價值大等優勢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