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姬塬鎮 | 隸屬:定邊縣 |
區劃代碼:610825108 | 代碼前6位:610825 |
行政區域:陜西省 | 地理分區:西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陜K |
長途區號:0912 | 郵政編碼:719000 |
轄區面積:約528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6597人 |
人口密度:約12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0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姬塬村 | ~200 | 鎮中心區 | 姬姓建村,地處塬地而得名。1958年設立姬塬大隊,1985年改為姬塬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 |
馮團莊村 | ~202 | 村莊 | 馮姓建村,居住較集中而得名。1958年設立馮團莊大隊,1985年改為馮團莊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 |
李團莊村 | ~203 | 村莊 | 李姓建村,居住比較集中而得名。1958年設立李團莊大隊,1985年改為李團莊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 |
官峁村 | ~210 | 村莊 | 1958年設立官峁大隊,1985年改為官峁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 |
西掌塬村 | ~212 | 村莊 | 該村坐落在西掌灣西塬上而得名。1958年設立西掌塬大隊,1985年改為西掌塬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 |
蔡臺村 | ~219 | 村莊 | 蔡姓建村于溝臺而得名。1961年設立蔡臺大隊,1985年改為蔡臺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 |
劉峁塬村 | ~221 | 村莊 | 劉姓建村于塬峁之上而得名。1958年設立劉峁塬大隊,1985年改為劉峁塬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 |
何團莊村 | ~223 | 村莊 | 何姓集聚建莊而得名。1958年設立何團莊大隊,1985年改為何團莊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 |
徐陽灣村 | ~230 | 村莊 | 徐姓建村于向陽的山灣上而得名。1958年設立徐陽灣大隊,1985年改為徐陽灣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 |
訾蘆掌村 | ~232 | 村莊 | 訾蘆掌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地名由來:
因鎮人民政府駐姬塬村而得名。
基本介紹:
姬塬鎮位于定邊縣西南白于山深處,南與甘肅環縣接壤,西與寧夏鹽池毗鄰,距離縣城85公里,2002年由原姬塬鄉、劉峁塬鄉和堡子灣鄉撤并組建而成.全鎮轄30個行政村,145個村民小組,3642戶,14061人,低保戶518戶、1085人,五保戶26戶29人,殘疾人523。總土地面積528平方公里,地形地貌復雜多樣,粱、塬、塘、溝縱橫交錯,適宜耕地面積達14.6萬畝,林地面積19.2萬畝。 全鎮共有黨支部32個,777名黨員,其中女黨員108人,占黨員總數的14%,大專以上學歷黨員99人,占黨員總數的12.4%。
我鎮建檔立卡貧困戶485戶,1692人,2017年在冊貧困戶264戶847人,其中未
歷史沿革:
清至民國初屬三山塘轄區,后改設為三民鄉,設保、甲。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定邊解放后,轄區新置定環縣。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復劃歸定邊縣。
姬塬為六區駐地,并置姬塬鄉。
1958年,成立公社。
1984年,改設為鄉。
1997年,改為姬塬鎮。
2001年,將堡子灣鄉、劉峁塬鄉并入姬塬鎮。
定邊蕎麥,陜西省定邊縣農業特產。定邊縣蕎麥種植歷史悠久,土地肥沃,土壤富含鉀素,日照充足,天氣涼爽,雨熱同季,非常適宜蕎麥生長。以其粒大飽滿、色澤茶褐、棱細皮薄、出粉率高、營養豐富、藥用價值大等優勢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