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五星街道 | 隸屬:高新區 |
區劃代碼:610116021 | 代碼前6位:610116 |
行政區域:陜西省 | 地理分區:西北地區 |
行政級別:街道 | 車牌代碼:陜A |
長途區號:029 | 郵政編碼:710000 |
轄區面積:約25.3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2.51萬人 |
人口密度:約992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個社區、12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五樓社區 | ~001 | 主城區 | 2013年10月成立五樓社區居民委員會以來,名稱未變,沿用至今。…[詳細] |
太原莊村 | ~200 | 村莊 | 1958年命名為太原莊生產大隊,1984年更名為太原莊村村民委員會,2011年為五星街道太原莊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 |
北張堡村 | ~204 | 城鄉結合區 | 1958年命名為北張堡生產大隊,1984年更名為北張堡村村民委員會,2011年為五星街道北張堡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 |
南留村 | ~205 | 村莊 | 南留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和迪村 | ~206 | 村莊 | 1958年命名為和迪生產大隊,1984年更名為和迪村村民委員會,2011年為五星街道和迪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 |
兆豐村 | ~210 | 村莊 |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村名沿用至1956年,1958年命名為兆豐村生產大隊,1984年更名為兆豐村村民委員會,2011年為五星街道兆豐村村民委員,會沿…[詳細] |
共同村 | ~211 | 村莊 | 1958年命名為共同生產大隊,1984年更名為共同村村民委員會,2011年為五星街道共同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 |
進步村 | ~212 | 村莊 | 1958年所形成的十堡姜村,1984年,更名為進步村村民委員會,2011年為五星街道進步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 |
躍進村 | ~213 | 村莊 |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侯家堡村沿用至1956年,進入初、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改名為“猛進社”,1958年“大躍進”即改名“躍進生產大隊”1984年更名…[詳細] |
江南村 | ~214 | 村莊 | 1955年,農業合作化時期,成立了農業生產合作社,名為江南農業生產合作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命名為江南生產大隊,1984年更名為江南村村民委員會,2…[詳細] |
三義村 | ~217 | 村莊 | 2016年撤銷興隆村、曉陽村、河頭村,合并組建三義村村民委員會。…[詳細] |
胡燎村 | ~218 | 村莊 | 2016年撤銷胡家寨村、燎原村,合并組建胡燎村村民委員會。…[詳細] |
五樓村 | ~219 | 村莊 | 2016年撤銷周家堡村、姜家堡村、安劉堡村,組建五樓村村民委員會。…[詳細] |
地名由來:
新中國成立后,在五星紅旗的照耀下,由五泉鄉衍變為五星鄉,象征著人民大團結。
基本介紹:
長安縣轄鄉。1956年為五樓鄉,1958年建五星公社,1984年改鄉。位于縣境西南部,距縣城18公里,屬平原糧園牧漁區。面積25.3平方公里,人口2.8萬。灃河與洨河在鄉西北部匯合。東(大)灤(鎮)公路橫貫鄉境。轄市社會福利院、五星中學2個家委會和胡家寨、袁家、江南、侯家堡、晉堡、王通寨、兆元坡、龍王河、曉陽、河頭、和迪、南留、北張堡、姜家堡、太原莊、周家堡、安劉寨17個村委會。農業主產小麥、玉米、水稻,五樓村的白菜、南留村的大蔥,為鄉特產。鄉鎮企業有塑料制品、建材、鍍鋅、機械、建筑等行業。有新石器時期五樓村遺址和唐代靈感寺(后周白馬寺、五代漢西明寺)。
榮譽排行:
2024年8月,入選西安市2023年度耕地保護激勵單位名單。
歷史沿革:
清代為五樓廒。
民國先后為五權鄉、聯保。
1944年,更名五泉鄉。
1949年,設立五樓區。
1956年,為五樓鄉。
1958年,改為五星公社。
1984年,設立五星鄉。
2011年8月,撤鄉設立五星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