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建設鎮 | 隸屬:崇明區 |
區劃代碼:310151113 | 代碼前6位:310151 |
行政區域:上海市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滬R |
長途區號:021 | 郵政編碼:202150 |
轄區面積:約40.37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2.2萬人 |
人口密度:約545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3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富安村 | ~201 | 村莊 | 富安村位于建設鎮東南角,南臨城橋鎮長興村(官尖河),東臨建設鎮浜西村(張網港),北至建設鎮運南村、白鑰村(旭升河),西至白鑰港,全村區域面積4600畝…[詳細] |
虹橋村 | ~202 | 村莊 | 虹橋村位于崇明島的中部,北鄰東平國家森林公園,南接崇明縣縣城,交通便利,全村區域面積3.7平方公里。建設鎮虹橋村在2002年由自然村虹橋村和斜橋村合并…[詳細] |
效東村 | ~203 | 村莊 | 效東村座落于東平國家森林公園西首。東起建設公路,西至老效河,南起郁家河,北至北沿公路。全村占地面積4.2平方公里。2002年由建設鎮效東村、建設鎮紅梅…[詳細] |
建墾村 | ~204 | 村莊 | 崇明縣建設鎮建墾村位于東風農場北首,北鄰北橫引河,東距環境優美的前衛村,西臨港西鎮新港村。40多年前這里是,潮來一片白茫茫、潮退一片蘆圍蕩。1968年…[詳細] |
運南村 | ~205 | 鎮鄉結合區 | 建設鎮運南村東鄰張網港,南連富安村,西接白鑰村和虹橋村,北靠森林公園。2002年原建設鎮運南村、運北村合并成為運南村,由萬學頂擔任書記,陸建榮擔任村長…[詳細] |
白鑰村 | ~206 | 鎮中心區 | 白鑰村位于建設鎮中西部,東鄰運南村,南至旭升河,西靠老滧景觀河,北至運糧河。截至2011年底,本村村域面積4800畝,其中可耕地面積2296畝,人均可…[詳細] |
三星村 | ~207 | 村莊 | 三星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界東村 | ~208 | 村莊 | 界東村位于崇明島中部北側,毗鄰國家級東平森林公園5公里左右。位于建設鎮靠西北部,東至白鑰港,南至運糧河,西至老滧河,北至郁家河。我村轄區總面積3.6平…[詳細] |
浜東村 | ~209 | 村莊 | 浜東村位于建設鎮東北部,北鄰崇明長江機場,東鄰推蝦港大橋,西靠南同公路,南側大同村界河,全村區域面積4242畝其中可耕地面積2270畝,人均可耕地面積…[詳細] |
建設村 | ~210 | 村莊 | 建設村位于建設鎮的東南角的行政村。總面積4平方公里,轄區位置北靠南橫運河,南靠團城公路,東靠推蝦港河,西靠張網港河。轄區內蟠龍公路南北相通,水陸交通便…[詳細] |
蟠南村 | ~211 | 村莊 | 建設鎮蟠南村位于建設鎮東南部,東至東平河,西臨張網港,南起南橫運河,北與大同村接壤,區域面積為4.4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為2652畝。2004年4月由…[詳細] |
大同村 | ~212 | 村莊 | 大同村位于建設鎮東部,北至浜西村,東至推蝦港,西至張網港,南至蟠南村。本村在2002年4月以前為大同大隊,即大同村,由大同自然村構成;在2002年4月…[詳細] |
浜西村 | ~213 | 村莊 | 崇明縣建設鎮浜西村位于建設鎮蟠龍公路西側,張網港東側,北靠東風農場界河,南鄰大同村界河,草港公路北側,浜西中部有一條聯鄉公路貫穿村的東西,交通方便,地…[詳細] |
地名由來:
“建設”取“建設社會主義”之意。
基本介紹:
【概況】 建設鎮位于崇明縣中部偏西,東鄰新河鎮,南連城橋鎮,西靠港西鎮,北與東風、長江農場及東平國家森林公園交界,總面積 40.3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9855畝,2004年底總人口32483人,人均占地1.22畝,下轄行政村13個,村民小組384個,農戶數13108戶,農業人口28368人,勞動力17622個,全鎮集體工業企業32個,其中:鎮辦企業17個,村辦企業15個,中外合資企業3個,獨資企業1個,民營企業159個,職工人數4378人,鎮政府所在地下三星鎮南首建星路108號。
【經濟規模】 2005年全鎮實現國內生產總值(GDP)5.43億元,財政收入4143萬元,農民人均年收入
榮譽排行:
2021年4月,建設鎮入選上海“四好農村路”示范鎮名單。
2020年7月,全國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重新確認建設鎮為2020年國家衛生鄉鎮(縣城)。
2020年4月,建設鎮被命名為2018-2019年度上海市文明鎮。
2018年5月,建設鎮被命名為2016-2017年度上海市文明鎮。
2011年10月,環境保護部授予建設鎮2011年國家生態建設示范區之“全國環境優美鄉鎮”稱號。
文化旅游:
虹橋花鄉風景區位于上海市鄉村振興示范村-崇明區建設鎮虹橋村,以“一個故事,二大產業、三個區域”為主線,講好虹橋花鄉故事,做大做強花卉產業和民宿產業,精品化打造中荷現代花卉產業基地景區、西紅花
歷史沿革:
原建設鎮部分土地成陸于明萬歷年間。
清末光緒年間南北沙狀連成一片。
1950年設置鄉,20世紀60年代北部灘地圍墾成田。
1957年合并成立大同鄉,1958年成立大同人民公社,1959年成立建設人民公社,1984年政社分設成立建設鄉。
原大同鄉原系沈阜沙、蔡容狀、響沙、吳家沙的一部分,民國初分屬東安、東平兩鄉,后劃分為浜鎮、永平、天仙等7鄉,解放初期劃分為浜東、東平、泯東等5鄉,1984年政社分設成立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