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明集鎮 | 隸屬:鄒平市 |
區劃代碼:371626113 | 代碼前6位:371626 |
行政區域:山東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魯M |
長途區號:0543 | 郵政編碼:256600 |
轄區面積:約71.2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3.11萬人 |
人口密度:約437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36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邢家村 | ~200 | 村莊 | 邢家村坐落于明集鎮北部,與九戶鎮相鄰。現有耕地1370畝,全村共有2個村民小組,128戶,512口人。村內有5條硬化路,東西路三條,南北路兩條,村中央…[詳細] |
蘇橋村 | ~201 | 村莊 | 蘇橋村有418人,106戶,耕地1500畝,黨員23人,村民代表30名。建有蔬菜大棚13個,村民以蔬菜種植、糧食種植、外出打工為主,其次有加工木片、收…[詳細] |
張辛村 | ~202 | 村莊 | 張辛村位于明集鎮西部,總人口685人,175戶,其中黨員32名,村民代表30人,耕地面積1260畝,主要以小麥、玉米為主,有糧食生產合作社1家,村內企…[詳細] |
南宋村 | ~203 | 村莊 | 南宋村位于明集鎮南部,與青陽鎮接壤,東與高家村相接,西與成家村隔河相望,杏花河從村南流出。
南宋村現有人口1660人,423戶,耕地3385畝。黨員…[詳細] |
西閘村 | ~204 | 鎮鄉結合區 | 西閘村位于鎮駐地以南,杏花河以北,現有人口2058人,585戶,擁有土地4036畝,黨員52人,村民代表36人,其中有19名黨員兼任。主要產業:農作物…[詳細] |
成家村 | ~205 | 村莊 | 成家村位于明集鎮西南部,西倚芽莊湖,東靠明青路。現有人口1880人,耕地40000多畝,黨員34人。產業以短絨加工,畜禽養殖為主。…[詳細] |
解家村 | ~206 | 鎮鄉結合區 | 解家村位于鎮駐地東一公里處,有村干部5人,黨員35名,村民代表30人,其中黨員代表交叉18人,現有人口1520人,勞力910個,農戶394戶,其中低保…[詳細] |
高洼村 | ~207 | 村莊 | 高洼村位于明集鎮的西部,緊鄰許道口、曹家村,全村人口776人,耕地面積1190畝,以傳統農業為主,主要種植小麥、玉米和棉花。全村現有養殖大戶6戶,以養…[詳細] |
曹家村 | ~208 | 鎮鄉結合區 | 曹家村人口1001人,296戶,黨員32人,代表30人,位于明集鎮駐地西鄰,是一個比較富裕的村莊,交通便利。現在正積極進行社區建設,已建成住宅樓6棟,…[詳細] |
蘭芝里村 | ~209 | 鎮中心區 | 蘭芝里村毗鄰明集鎮駐地,現有262戶、1002人,其中黨員38名,村民代表30名。擁有土地1800畝,大部分位于鎮工業園區。村集體固定資產870萬元,…[詳細] |
惠辛村 | ~210 | 村莊 | 惠辛村位于明集鎮西部,全村272戶958人,土地2260畝,黨員31人,群眾代表15人。農村經濟收入以種植為基礎,富余勞動力到附近企業打工。現村內養殖…[詳細] |
大張官莊村 | ~211 | 鎮鄉結合區 | 大張官莊村位于明集鎮西北部,全村耕地面積1574畝,主要農作物是小麥、玉米等,村民經濟收入依靠農業生產和外出務工為主,人均年收入9000余元。全村有農…[詳細] |
東張村 | ~212 | 鎮鄉結合區 | 東張村位于明集鎮東部,是一個自然環境良好的小村落。村里共有農戶108戶、人口374人,現有黨員16名,耕地756畝,2012年村民人均收入12000元…[詳細] |
宋集村 | ~213 | 村莊 | 宋集村位于明集鎮西部,距鎮駐地2公里。全村共有199戶,743口人,耕地1340畝,黨員21名,村民代表30名。集體收入主要來源于村機動地的發包收益,…[詳細] |
許道口村 | ~214 | 村莊 | 許道口村位于明集鎮西南部,南鄰芽莊湖,耕地面積2402畝,主導產業以養殖業和種植業為主。村內共有村民366戶,1476人,其中黨員29人,村民代表30…[詳細] |
段橋村 | ~215 | 村莊 | 段橋村現有人口3995人,其中黨員120人,村民代表64人,耕地6000余畝。村內企業20余家,支柱產業為烤漆房生產、帆布加工、五金加工等。段橋村有6…[詳細] |
王家村 | ~216 | 村莊 | 王家村位于明集鎮西部,總人口529人,其中黨員22名,代表33人,耕地面積826畝,主要以小麥、玉米、蔬菜為主,有蔬菜專業合作社一家,村內主要產業有防…[詳細] |
柴家村 | ~217 | 鎮鄉結合區 | 柴家村坐落在明集鎮駐地東南,杏花河沿岸,村內道路整潔,綠樹成蔭。現有農戶200戶、人口680人,黨員30名,村民小組3個,村民代表30名,耕地1450…[詳細] |
二辛村 | ~218 | 村莊 | 二辛村位于明集鎮東北,與韓店鎮接壤,共130戶,510人,黨員21名,村民代表30名,耕地1274畝。…[詳細] |
顏集村 | ~219 | 鎮鄉結合區 | 顏集村是明集鎮北部的中心村,地理條件優越。全村共有人口1424人,耕地面積2749畝,主要收入已主要種植小麥、玉米、棉花、韭菜、藥材為輔主,打工為輔。…[詳細] |
牛官村 | ~220 | 村莊 | 牛官村位于明集鎮西北部,228戶,887人,6個村民小組,耕地2100余畝。村內主要產業為種植養殖業,人均純收入15000元左右。…[詳細] |
窩村村 | ~221 | 村莊 | 窩村位于明集鎮北部,距鎮駐地4公里。村現有人口1080人,296戶,2700畝耕地,人均2.5畝,是典型的種植、養殖村。現有鴻泰肉鴨養殖專業合作社、金…[詳細] |
大耿村 | ~222 | 鎮鄉結合區 | 大耿村全村共計203戶,人口752人,黨員23人,村民代表20人,村低保戶11人,全村剩余耕地面積440多畝,村民主要以工廠打工為主,村個體工商戶5家…[詳細] |
牛家村 | ~223 | 村莊 | 牛家村位于明集鎮東部,西臨顏集,東臨二辛。人口819人,206戶。耕地面積1900畝,主要種植小麥、玉米、蔬菜。規劃范圍現狀為普通平房,規劃面積為19…[詳細] |
于家村 | ~224 | 村莊 | 于家村位于明集鎮的西北部,全村人口724人,192戶,其中黨員19人,村民代表30人,低保戶9戶,耕地面積1600余畝,以傳統農業為主,主要種植小麥、…[詳細] |
東左村 | ~225 | 村莊 | 東左村是典型的農業村,有200戶,500口人,耕地1400余畝,集體收入主要來源于路溝林渠的發包收益;東左村黨員24名,其中常年在外的黨員4人,村民代…[詳細] |
王少唐村 | ~226 | 村莊 | 王少唐村位于明集最西邊,與章丘相鄰,交通便利,全村人口634人,耕地面積960畝,主要以烤漆房、生態園、糧食收購為主。生態園占地270畝,冬暖式大棚1…[詳細] |
東閘村 | ~227 | 鎮鄉結合區 | 東閘村位于鎮駐地東南,杏花河以北,現有人口749人,198戶,擁有土地1545畝,黨員28人,代表30人。主要產業:農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養豬160…[詳細] |
高家村 | ~228 | 鎮鄉結合區 | 高家村位于明集鎮南部,現有人口531人,耕地面積715畝,黨員17名,村民代表30人。主要產業:短絨加工,鐵絲加工,各種種養殖。…[詳細] |
里六田村 | ~229 | 村莊 | 里六田村位于明集鎮西北角,人口692人,186戶,耕地面積1730畝,4個村民小組,村民代表30人,黨員31名,交叉任職17人。村主要產業為種養殖業,…[詳細] |
西宋村 | ~230 | 村莊 | 西宋村現有人口842人,其中黨員27人,村民代表30人,村內企業7家,耕地1540余畝。以種植小麥、玉米蔬菜為主,蔬菜種植面積500余畝,村內主要勞動…[詳細] |
菅家村 | ~231 | 村莊 | 菅家村有村民小組4個,170戶,人口680人,常年外出務工人員35人,黨員27名,村民代表30名,低保戶10戶,耕地面積1080畝,人均1.5畝,農戶…[詳細] |
羅圈村 | ~232 | 村莊 | 羅圈村位于明集鎮西部,與章丘市相臨,交通便利。羅圈村共166戶,668人,耕地1320余畝,主導產業蔬菜種植、烤漆房設備安裝等,人均純收入16000余…[詳細] |
孫李辛村 | ~233 | 村莊 | 孫李辛村共有村民120戶,總人口507人,其中80歲以上12人,低保家庭10戶18人。村兩委干部5名,黨員17人,村民代表30人。全村共有耕地890畝…[詳細] |
小耿村 | ~234 | 鎮鄉結合區 | 全村現有人口201人,52戶,黨員8名、村民代表20人,耕地面積500畝,新建中心路一條,并安裝路燈,建設文化廣場,以滿足群眾日益豐富的文化生活,村主…[詳細] |
明集村 | ~235 | 鎮中心區 | 明集村地處鎮駐地,現有人口1178人,耕地面積500畝,村兩委成員4人,村計生專干一人,近年來,逐步形成了以經商和運輸為主的主導產業,2012年村農民…[詳細] |
地名由來:
鎮政府駐地位于明集村,故名明集鎮。明朝洪武年間,由原住居民姓陳的三兄弟和從山西省、河北省及本省淄川縣、長山縣等地遷來的居民,分別建立了吉祥莊、白衣庵、白花莊三個村莊,后又統稱白衣庵。清朝時期,在一姓明的大戶倡議下白衣庵立了集,日久年遠明家的集便成為明家集。
基本介紹:
鄒平縣明集鎮位于縣城西部,轄36個行政村,3.5萬人,耕地6.9萬畝,版圖面積71.2平方公里。南臨濟青高速公路,西鄰濟南市,距濟南國際機場50公里,東距青島港兩小時路程。改革開放20多年來,鎮黨委、政府團結全鎮人民解放思想、開拓創新、真抓實干,使明集迅速崛起,逐步發展成為山東省的一個精品城鎮,象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齊魯大地上。鎮委鎮府適時提出“工業興鎮”戰略,大力發展民營經濟,形成了棉花加工、帆布和汽車烤漆設備三大支柱產業,被譽為“中國帆布第一鎮”,“中國汽車烤漆設備生產基地”和“山東最大棉花市場”....
民營經濟迅猛發展,工業企業星羅棋布,全鎮民營企業 2508 家,從業人員
榮譽排行:
2023年12月,2023年山東省省級農業產業強鎮名單公布,明集鎮榜上有名。
2020年7月,全國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重新確認明集鎮為2020年國家衛生鄉鎮(縣城)。
2020年3月,明集鎮入選2019年度山東省省級耕地保護激勵鄉(鎮、街道)。
2018年12月,山東省文明委推選明集鎮為2018年度山東省省級文明村鎮。
2011年4月,環境保護部授予明集鎮2011年度國家級生態鄉鎮稱號。
歷史沿革:
明集鎮夏屬鄒侯國,商屬營州,周屬青州,戰國屬田齊,秦屬齊郡,西漢、東漢、三國、晉屬梁鄒縣,南北朝時屬宋平原縣,北魏屬東平原郡,北齊屬平原縣,隋、唐、五代、宋、金、元、明均屬鄒平縣,清屬鄒平縣設醴泉鄉,中華民國初年仍襲舊制。
1918年醴泉鄉改為鄒平縣第五區,區公所設于明家集。
1931年鄒平縣定為鄉村建設實驗縣,原第五區改為鄒平實驗縣第八鄉、第九鄉、第十三鄉,明家集鄉為第八鄉,鄉學(政府機關)設在明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