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浮來山街道 | 隸屬:莒縣 |
區劃代碼:371122004 | 代碼前6位:371122 |
行政區域:山東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街道 | 車牌代碼:魯L |
長途區號:0633 | 郵政編碼:276800 |
轄區面積:約63.43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5.1萬人 |
人口密度:約804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9個社區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中心社區 | ~001 | 鎮鄉結合區 | 中心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二十里堡社區 | ~263 | 村莊 | 二十里堡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栗園社區 | ~264 | 村莊 | 栗園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薛莊社區 | ~265 | 村莊 | 薛莊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田家店子社區 | ~266 | 鎮鄉結合區 | 田家店子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官莊社區 | ~267 | 鎮鄉結合區 | 官莊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莊疃社區 | ~268 | 鎮中心區 | 莊疃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菜園社區 | ~269 | 村莊 | 菜園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馬顧屯社區 | ~270 | 村莊 | 馬顧屯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地名由來:
境內有浮來山。浮來得名,其說不一。據《重修莒志》記載:“浮邱翁舊憩浮邱,列岫曾經控鶴游。萬樹雞棲山翠晚,千年人去洞云留。”其說來源神話故事,相傳上古時,浮丘公駕鶴棲此,故名浮來,亦名浮丘。還有民間傳說,即在混沌時,此山漂浮而來。
基本介紹:
莒縣浮來山鎮東距莒縣縣城2.5公里,西與臨沂市沂水縣、沂南兩縣為鄰。轄63個行政村,5.3萬口人,5萬畝耕地,對空面積63.43平方公里。是山東省首批公布的歷史文化名鎮。
該鎮自然資源豐富。主要礦產資源有石灰石、沸石、石英石等。境內有柳清河、海子河、黃花河三條河流,自然條件得天獨厚。主要農產品有大米、小麥、玉米、蔬菜、蠶繭、煙葉及銀杏果、葉等。
該鎮文化底蘊深厚。有國家AA-旅游風景區——浮來山和萬畝銀杏風景區。浮來山位于其西部境內,面積約6平方公里,風景秀麗,文物古跡盛名中外。山中定林寺乃南北朝著名文學評論家劉勰故居,寺中有郭沫若先生親題匾額的校經樓和被譽為“銀杏之祖”的“天下銀杏第一樹
榮譽排行:
2023年3月,浮來山街道被認定為山東省首批綠色能源發展標桿鄉鎮。
2022年12月,山東省農業農村廳確定浮來山街道為2022年山東省級農業產業強鎮。
2011年7月,浮來山街道入選第二批全國特色景觀旅游名鎮(村)。
2011年4月,環境保護部授予浮來山街道2011年度國家級生態鄉鎮稱號。
文化旅游:
田甸園民俗旅游度假村位于莒縣浮來山街道,整體規劃為“六區、兩寺、兩街、一湖、一島、一山莊”,現已建成磨盤廣場、平安湖、清風園、翠鳥園、孟緣山莊、陜西民宿窯洞、玄武湖、百畝荷塘、蓮花寺、藏經閣
歷史沿革:
《嘉靖青州府志》記載,該地明嘉靖年間(1522-1566)屬沭源鄉;清朝年間(1636-1912)屬西北鄉;1929年屬莒縣第一區;1944年劃為浮東區;1947年為沭西區;1950年為莒縣第一區;1955年改為大湖區;1958年屬韓家村鄉,9月成立衛星人民公社,后稱韓家村人民公社、浮來山人民公社;1963年并入城陽區;1971年2月從城陽公社析出建立莊疃公社;1981年改稱浮來山公社;198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