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商河縣 | 隸屬:濟南市 |
區劃代碼:370126 | 代碼前6位:370126 |
行政區域:山東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縣 | 車牌代碼:魯A |
長途區號:0531 | 郵政編碼:250000 |
轄區面積:約1162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52.73萬人 |
人口密度:約454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個街道、11個鎮 |
![]() | 人口 | 面積 | 簡介 |
許商街道 | 13.34萬人 | 114.54km2 | 許商街道位于商河縣縣城駐地,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總面積114.54平方公里,耕地5330公頃,下轄79個行政村,15個居委會。轄區人口10.…[詳細] |
殷巷鎮 | 4.34萬人 | 123km2 | 殷巷鎮位于商河縣城北九公里處,版圖面積12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0.7萬畝,轄104個行政村,總人口6.1萬人。
經濟概況
…[詳細] |
懷仁鎮 | 2.25萬人 | 59km2 | 懷仁鎮是市級小城鎮建設試點鎮,是縣級經濟實驗區,位于濟南市商河縣西北部,地處兩市三縣交界地帶,總面積59平方公里,耕地5.3萬畝,轄58個行…[詳細] |
龍桑寺鎮 | 3.16萬人 | 92.5km2 | 龍桑寺鎮位于商河縣城東北15公里處,面積92.5平方公里,耕地 5832公頃,下轄94個行政村,4.3萬人,人口出生率11.2‰,人口自然增…[詳細] |
鄭路鎮 | 5.36萬人 | 128km2 | 鄭路鎮位于商河縣城東15公里處,面積128平方公里,耕地7136公頃,轄97個行政村, 6.15萬,107個黨支部, 1793名黨員。200…[詳細] |
賈莊鎮 | 4.1萬人 | 109.1km2 | 賈莊鎮位于商河縣境西部,鎮駐地距縣城8公里,面積109.1平方公里,耕地6022.5公頃,轄91個行政村,人口5.2萬人。
經濟概況:…[詳細] |
玉皇廟鎮 | 5.56萬人 | 153.5km2 | 山東省濟南市商河縣玉皇廟鎮
歷史沿革
1934年,商河縣劃分為9區6鎮73鄉,玉皇廟屬第五區,區公所在玉皇廟。第五區下轄1鎮9鄉, “1鎮”即玉皇…[詳細] |
白橋鎮 | 3.93萬人 | 84.2km2 | 白橋鎮位于濟南市北郊,商河縣東南部,全鄉四面環河,土質肥沃,水資源豐富,生產條件優越,是“濟南市科技興農示范基地”、“山東省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詳細] |
孫集鎮 | 3.74萬人 | 106km2 | 2013年,濟南對商河縣行政區劃進行調整:撤銷商河縣孫集鄉,以其原行政區域設立孫集鎮,鎮政府駐園里村;撤銷商河縣韓廟鄉,以其原行政區域設立韓廟…[詳細] |
韓廟鎮 | 2.41萬人 | 68.11km2 | 2013年,濟南對商河縣行政區劃進行調整:撤銷商河縣孫集鄉,以其原行政區域設立孫集鎮,鎮政府駐園里村;撤銷商河縣韓廟鄉,以其原行政區域設立韓廟…[詳細] |
沙河鎮 | 2.84萬人 | 87.48km2 | 沙河鄉位于商河縣城東北20公里,鄉區域面積66、64平方公里,耕地6、6萬畝,轄66個行政村。全鄉總人口4萬人,其中農業人口3、7萬人,人口出…[詳細] |
張坊鎮 | 1.67萬人 | 37.6km2 | 張坊鎮位于商河縣城西北5公里處,面積37.6平方公里,耕地2177公頃,轄42個行政村,人口1.98萬人,人口出生率8.04‰。
經濟概況:…[詳細] |
地名由來:
西漢時期黃河下游經常出現水患,受其害,當地百姓民不聊生。許商來此治水,當地的百姓為了紀念許商,就將這條引水入海的河叫商河,從此,縣隨河名,一直叫到今天。
許商,西漢長安人,字長伯,研究《尚書》,擅長算術,著有《五行論》、《許商算術》,是漢代著名的經學家、數學家,大小夏侯學派的傳人之一,其弟子眾多,曾四度官至九卿。 據《前漢書》、《資治通鑒》等書記載,公元前20一前10年間為經學大師,…… 許商詳細信息++
基本介紹:
商河縣地處山東省西北部,位于東經116°58′—117°26北緯37°06′——37°32′之間,隸屬濟南市,是濟南市的北大門。東靠濱州市的惠民、陽信,公路直達渤海沿岸;西與德州市的臨邑毗鄰,距津浦鐵路及德州市90公里,南臨濟陽縣,到濟青、京福高速公路70公里,距濟南飛機場50公里,北與德州市的樂陵接壤,公路暢通京津。省道s248線(商河至濟南路段為雙向六車道一級公路)縱貫南北,s316線橫跨東西,全縣公路通車里程達1170公里,公路密度名列全省之首。全境呈菱形,南北最長51公里,東西最寬43公里,總面積1162平方公里。
商河位于三市六縣交界處,地處京津冀、現代化濟南都市圈、濟南新舊動
榮譽排行:
2023年12月,商河縣大蒜栽培系統被認定為山東省第二批農業文化遺產資源。
2023年3月,商河縣被評選為2022年山東省耕地保護激勵縣(市、區)。
2023年1月,商河縣被認定為全國首批自然資源節約集約示范縣(市)。
2022年12月,山東省農業農村廳確定商河縣為2022年山東省“兩全兩高”農業機械化示范縣(市)。
2022年10月,被命名為2022年度山東省“平安農機”示范單位。
2022年8月,商河縣被確定為國家知識產權強縣建設試點縣。
2022年6月,商河縣被確定為2021年度山東省生態文明強縣。
2022年1月,商河縣被命名為2021年“四好農村路”全國示范縣。
2021年12月,山東省農業農村廳確定商河縣為2021年山東省農產品加工業示范縣。
歷史沿革:
隋開皇十六年(596),置滳河縣。
《元和郡縣圖志》記載:“滳河縣,本漢扐縣,屬平原郡,后漢省。
隋開皇十六年於此置滳河縣,屬滄州。
貞觀元年屬德州,十七年改屬棣州。
”《太平寰宇記》記載:“滳河縣,隋開皇十六年於扐故城置滳河縣,以縣南滳河為名。
舊十鄉,今三鄉”。
《齊乘》記載:“隋開皇初于漢扐縣置滳河縣,取名縣南滳河。
”596年(隋開皇十六年)置縣。
因有滳水流經,故名滳河縣,隸屬于棣州。
隋大業元年(605
區劃:山東省·濟南市·商河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