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慶云縣 | 隸屬:德州市 |
區劃代碼:371423 | 代碼前6位:371423 |
行政區域:山東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縣 | 車牌代碼:魯N |
長途區號:0534 | 郵政編碼:253700 |
轄區面積:約502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31.81萬人 |
人口密度:約634人/平方公里 | |
辦公地址:渤海街道 | |
下轄地區:1個街道、5個鎮、3個鄉 |
![]() | 人口 | 面積 | 簡介 |
渤海路街道 | 12.5萬人 | 52km2 | 渤海路街道成立于2005年7月,總面積52平方公里,轄51個行政村、10個城市社區,總人口12.5萬人,其中農村3.9萬人、城區8.6萬人。慶云縣委、…[詳細] |
慶云鎮 | 3.6萬人 | 58km2 | 慶云縣轄鎮,縣政府駐地。1958年建解集公社,1984年置慶云鎮。位于縣境中西部,馬頰河北岸。面積58平方公里,人口3.7萬。205國道過境。轄解集、…[詳細] |
常家鎮 | 4.55萬人 | 93km2 | 慶云縣常家鎮位于縣城東部,與濱州市接壤,轄67個自然行政村,總面積93平方公里,人口5.2萬,耕地面積7.01萬畝,省道008線穿境而過,馬頰河、德惠…[詳細] |
尚堂鎮 | 5.21萬人 | 105.38km2 | 尚堂鎮政府位于德州東北部,慶云縣的最南端,地處陽信、樂陵市、無棣三縣交界。鎮總面積105.36公里,全鎮轄66個行政自然村,總人口507萬人,其中農業…[詳細] |
崔口鎮 | 1.17萬人 | 34km2 | 慶云縣崔口鎮,地處建南魯北,東臨渤海灣,西隔漳衛新河,與河北搭界,周邊分別與德州、濱州、滄州三地市、四個縣(慶云、無棣、鹽山、海興)、六個鄉…[詳細] |
東辛店鎮 | 2.21萬人 | 43km2 | 東辛店鄉隸屬山東省慶云縣,位于縣城西6公里,與樂陵市相鄰,是慶云縣的""西大門""。轄49個行政村。面積43平方公里,人口2.7萬,耕地3.萬畝,土地…[詳細] |
嚴務鄉 | 1.82萬人 | 58.9km2 | 慶云縣嚴務鄉地處兩省(山東、河北)交界處,全鄉22價目行政村,總面積58.9平方公里,人口2.2萬人。嚴務鄉交通便利,戰備路穿越全境,鄉境內有35千伏…[詳細] |
中丁鄉 | 1.7萬人 | 40.2km2 | 中丁鄉位于縣城東南部16公里處,全鄉總面積40.2平方公里,轄35個行政村,人口2.1萬人。以生產經銷金融機具和電子產品而聞名全國,是山東省創安先進鄉…[詳細] |
徐園子鄉 | 1.6萬人 | 35.2km2 | 徐園子鄉位于慶云縣東北部,距離縣城21.5公里,東接濱州市無棣縣,轄區面積35.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100戶,2萬人。轄東趙、后趙、巴沽、楊道口、黃…[詳細] |
地名由來:
明洪武以前慶云縣名為無棣縣。明成祖名“棣”,為避諱起見,于洪武初年廢無棣縣。洪武六年(1373)析樂安州北地置慶云縣。
基本介紹:
地理位置:慶云縣位于魯西北平原北部,地處兩省(山東、河北)三市(濱州、滄州、德州)北以漳衛新河為界,與河北省的鹽山縣、海興縣隔河相望,東與無棣縣毗連,南與陽信縣接壤,西與樂陵市交界,位于華北、勝利、大港三大油田中心,是連接華南華北、東北、北京、天津的重要交通樞紐,素有“進京門戶”和“山東北門”之稱。全縣總面積501平方公里。東距渤海灣50余公里,縣城距北京340公里,距濟南154公里,距德州123公里。濱大高速已經開通,濱德高速正在修建,國道205線、省道315、246線相互貫通,加上縣鄉村公路,已經形成了一個便利的交通網。
隸屬沿革:縣境夏屬兗州,商屬蒲姑(亳姑、薄姑)國,西周武王時即有姜
榮譽排行:
2024年6月,慶云縣被確定為2024年山東省秸稈綜合利用重點縣。
2023年11月,慶云縣入選中國中小城市發展指數“2023年度全國綠色發展百強縣市”,排名第94。
2023年11月,慶云縣入選中國中小城市發展指數“2023年度全國投資潛力百強縣市”,排名第89。
2023年10月,水利部公布第六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區)名單,慶云縣榜上有名。
2023年8月,慶云縣上榜2022年德州市耕地保護激勵名單。
2022年8月,慶云縣入選2022中國縣域發展潛力百強縣第68位。
2021年10月,2021年度全國投資潛力百強縣市名單發布,慶云縣名列第92。
2021年10月,2021年度全國科技創新百強縣市名單發布,慶云縣名列第78。
2021年7月,慶云縣被命名為2021—2023年度“山東省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八極拳)。
歷史沿革:
春秋時為齊國北境。
西漢為渤海郡陽信縣地。
陽信縣,東漢初省,安帝時復置。
三國魏屬樂陵國。
北魏屬樂陵郡。
隋開皇六年(586)析陽信、饒安縣地置無棣縣,屬棣州,今慶云縣據無棣西境,大業二年(606)棣州改稱滄州,后改為渤海郡。
唐初無棣縣屬滄州,貞觀元年(627)并入陽信縣,八年復置。
太和二年(828)改屬棣州,不久復屬滄州。
北宋治平元年(1064)徙無棣縣治于東境保順軍(遺址在今無棣縣信陽鄉車里村)。
元
區劃:山東省·德州市·慶云縣 |